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卫星导航 > 北斗 > 正文

用户量差距悬殊 中国北斗对阵GPS任重道远

2012-12-20 09:23:50 来源:cpsits.com责任编辑: {$username|default='admin'}

\
 

  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已实现了全链条自主创新,发射卫星16颗,实现了亚太地区全覆盖并即将实现商用化。但与GPS相比,在用户、规模、成本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就是成长空间,对于“北斗”来说,必须一方面自身加强科技创新,一方面需要国家在战略层面予以引导。


  ●“北斗”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无序状态,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业环境恶化


  ●如果全国几千万辆汽车及交通管理都使用国外的导航定位系统,一旦别人关闭或者调整定位精度,势必导致全国交通混乱


  ●打开“北斗”市场,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应使用“北斗”


  日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充分发挥“北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尖兵作用,打造自主创新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集群。


  目前,在全球导航定位市场中,GPS处于垄断地位,规模达数千亿美元以上,成本低,技术成熟,占据中国导航定位市场约95%的份额。作为后来者,“北斗”当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仅有数亿元,但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年“北斗”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


  目前,“北斗”用户共有13万多个,GPS用户超过1亿,差距极为悬殊


  从需求侧来看,“北斗”用户仅有13万多个,GPS用户则超过1亿,两者差距悬殊。从供给端来看,“北斗”仅有40多家用户机研制生产企业,7家分理服务专业公司,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就是这几十家企业,许多都活不过两三年,大部分亏损。”一家分理服务专业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用户市场尚未真正启动、配套产业政策支持不到位、市场发展不规范等原因造成。


  业内人士表示,“北斗”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无序状态,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业环境恶化。如果这种“小散乱”现状不能加以改变,今后别说与GPS竞争,自己就把自己打败了。


  华安星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广华表示,“北斗”产品成本较高,除了由于产业规模较小这一原因造成外,也与其具备更多的功能有关。以车载卫星导航定位仪为例,目前GPS价格在1000—2000元,“北斗”用户机加短报文通信功能,成本要6000多元,但去掉短报文通信功能,价格也能做到与GPS用户机差不多。因此,企业需做好市场调研,做到差异化服务。


  “北斗”的优势并不少,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已实现了全链条自主创新,发射卫星16颗,实现了亚太地区全覆盖并即将实现商用化。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