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卫星导航 > 北斗 > 正文

北斗在这些物联网应用中做了啥?

2017-07-26 14:22:02 责任编辑: {$username|default='admin'}
摘要:卫星物联网这个概念,应该是被一个日本男人发扬光大的。在今年2月份的MWC 2017上,孙正义发表了演讲,分享了对未来30年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

卫星物联网这个概念,应该是被一个日本男人发扬光大的。

 

在今年2月份的MWC 2017上,孙正义发表了演讲,分享了对未来30年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看法。关于卫星,咱们的北斗系统可是八万多人干了20多年,才走出了一条绝无仅有的路,目前正逐渐向民用开放。

 

 
 
 

北斗现状

 
 
 

发展情况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根据规划,系统建设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

北斗一代为试验系统,提供区域连续的导航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功能。北斗二代为区域服务系统,定位服务区别于一代以无源定位为主。2016 年末到 2017 年初,北斗“三步走”战略完成第二步与第三步接棒。

 

系统组成

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

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

 

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 3 种类型地面站。主要工作为追踪及控制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转。

 

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用以满足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应用需求。

 

北斗用户段产业链

从用户段的角度讲,卫星导航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方面。其中,中游产值最大,2016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中游的产值占比为56%。

\

(1)上游包括基础数据、基础器件和基础软件,主要是天线、芯片、板卡、地图、软件等基础类产品,是卫星导航接收设备的核心部件;

 

(2)中游是包括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两方面,指手持终端、接收机、车载终端、船载终端等完整的卫星导航接收设备产品,及集成软硬件产品的业务应用软件;

 

(3)下游则是运营服务,包括为用户提供入网注册、导航定位及基于位置的综合信息服务等。

 

 
 
 

北斗的物联网应用

 
 
 

智慧城市

 

保障安全

近几年,多地连续发生危旧房倒塌,据统计全国的危旧房数将近百万。

 

通过采用北斗的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对危旧楼房、滑坡、水坝、铁塔等进行高性价比的安全监测,对被监测对象的倾斜、沉降等安全指标进行毫米级自动化监控,不同等级的预警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个就是北斗所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在全部通信网络都遭破坏的情况下,北斗用户可以发送140个字符以内的短消息给外界。这一功能在救灾减灾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曾在汶川地震和鲁甸地震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采集人员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可轻松获取作业区域的高精度位置信息,为监管及案件处理部门的高效作业提供报障。

\

此外北斗在城市的校车、出租车、公交车等车辆应用十分成熟。

 

精准定位

由于物联网的爆发,新兴应用不断出现,大量的产品需要更高精度的定位。

\

定位不准,是共享单车此前频遭批评的一个“槽点”。今年3月份小蓝单车就采用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使得其单车能够实现亚米级定位。

 

不仅于此,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大有可为。如:儿童、老人等需要关心和照顾的群体,佩戴基于北斗的设备就可了解具体位置。

 

 

无人驾驶

其实,基础驾驶、ADAS和无人驾驶都需要地图导航的帮助,但是对地图精度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而无人驾驶将成为未来高精度应用中规模最大的领域。

 

高精度地图不仅能提供精确位置导航,还能在无人驾驶遇上雨雪天气等极端天气时,全面分析路况、预测前方可能出现的危险,从而保证无人驾驶车辆在视线不佳的条件下安全、准确完成驾驶任务。

 

 

精准农业

在此方面,北斗早有动作。在较为简单的农用场景已经得到了应用,如拖拉机自动耕作。

\

在北斗建设初期,还没有物联网概念。近期北斗与物联网研讨会、论坛开始频频出现。曾经鲜有人问津的行业,开始变得炙手可热。最后引用北斗总设计师孙家栋的一句“狂言”:北斗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