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犬又新上线一个版本。相较之前,这个版本更干净、简单,用户体验也更人性化。“我们背后没有大山可靠,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创始人钱进对《创业邦》说。
导航犬最大的创新在于,这是一款专打实时路况的地图导航,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能够做动态规划的应用。说白了,路况总是在发生变化,要对出发时已经规划好的路线进行动态规划,需要过硬的后台技术。同时,路况互动也是导航犬的一个创新之处。用户只要在线就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的“犬号”和时速。这是基于Web2.0概念下用户自主生成的UGC内容。目前,“导航犬“的下载量已经超过5000万,其中80%的用户是车主。
找到导航犬
2003年,结束在爱立信12年职业生涯的钱进回国创业。在看到中餐连锁的发展前景之后,他在北京亮马河饭店附近开起了永和大王的第一家加盟店。由于种种原因,2006年8月份被迫关掉。
回国后真正对钱进产生冲击的是空中网的上市。2002年成立,2004年上市,他几乎全程目睹了空中网从亏损到盈利的巨大变化。“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在手机上做增值服务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他决心重新回归电信领域。他此前服务的爱立信是全球最大的GSM设备提供商,钱进负责在世界各地做技术顾问。
为了熟悉SP领域,钱进先去一个留日归来的大学同学的公司帮忙。当时日本的二维码已经火起来了,钱进开始在国内做二维码,最后可以通过手机Wap页面选定某个电影院某个场次的座位。但二维码在当时来说太超前,几乎不能产品化。运营商是所有创业公司不能跨越的障碍。“这给我一个很大的教训,一个好东西在中国不一定能成功。”
2005年3月开春,钱进和一个朋友约在茶馆聊天。他问朋友,日本有什么业务可以在中国做。对方提出的二维码、打折券都被他否掉。在提到日本至少一半的手机已经配备GPS之后,钱进说:“我感觉一下子找到了要找的东西。我坚信导航会是将来手机上面的一个标配业务,用户不见得会天天用,但是手机里面肯定要装一个程序。”
钱进分析自己做导航的原因。首先,导航是关于移动互联网位置的一个新业务,要求精确定位和实时更新,所以技术难度最大。
第二,导航是刚需。只要是开车的人,一定有相当比例的人需要导航。所有人都知道导航是干什么的,只是他把导航搬到了手机上而已。“街旁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跟别人解释我是干什么的。小公司千万不要去宣传什么概念,宣传不起。”
第三,这是一个小众市场。“我当时就想,找一个偏门的,巨头都看不上眼的东西,躲在角落里面啃骨头,等市场爆发之后,公司也就起来了。这就是我的如意算盘。”2005年钱进开始做导航的时候,GPS在手机上的装机量都不到1%,只有联通C网因为使用高通的芯片,而芯片里自带了导航。
尽管钱进有足够的理由让自己做这件事,但实际上,他当时对导航一点都不懂。“现在回头想想,当时很佩服自己的勇气,我要是懂估计就不敢做了。”当时建议他做导航的朋友说:“这件事情很容易,你只要招八九个人,花三五个月,然后投几十万元,就能把这事做成。”
等到钱进真的一个猛子扎下去才发现,并非如此,几乎所有投入都在他朋友说的后面加了个零。钱进个人投资已经砸进去1000万元,更不要说后面的几轮融资;导航犬的规模也已经超过100人,现在已经是创业的第7年了。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