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会议展览 > 会议 > 正文

多元化电子支付方式下的智能停车

2014-09-29 16:18:45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责任编辑: xww
摘要:2014第三期深圳智能交通大讲堂圆满举行  9月26日,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办、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三期智能交通大讲

  ——2014第三期深圳智能交通大讲堂圆满举行


  9月26日,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办、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三期智能交通大讲堂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开讲。


  本期智能交通大讲堂的主题是“交通电子支付与智能停车场”,主题演讲精彩分明、观点独到,现场讨论交锋激烈、睿智幽默,产学研汇聚一堂,共同为智能停车场建言献策。现场气氛轻松热烈,在知识、观点的碰撞中第三期深圳智能交通大讲堂圆满结束。


\

陈喆部长作《ETC卡拓展交通电子支付的前哨站》的演讲



\

姚春宇作《智能立体停车库创造停车新空间》的演讲
 


  来自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陈喆和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助理姚春宇分别作了精彩的演讲。智能交通行业专家、业界代表和交通汽车学院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围绕新型智能停车、多种电子支付手段和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陈喆部长作了《ETC卡拓展交通电子支付的前哨站》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相较于公交卡、银行卡、第三方支付,ETC具有天然的优势。ETC之所以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原因是多方面的,停车场刚性需求使其缺乏改善服务的动力,这就需要互利共赢的商业模式的推动。姚春宇作了《智能立体停车库创造停车新空间》的演讲,图文结合,生动形象地就智能仓储立体停车库向在座的嘉宾动画演示。针对有限的土地利用,尤其是北上广深,她认为立体停车库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最后现场互动环节,主持人和六位嘉宾围绕“智能停车的支付手段”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

现场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主持人神州路路通公司CEO李剑一上场即抛出几大热门话题供大家探讨:第一是智能停车都有哪些支付手段,这些支付手段的未来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优缺点?第二是电子支付,通过云的方式实现了支付,那么安全性如何得到保证?今天我的支付宝帐户是安全的吗?今天我用ETC是安全的吗?今天我关联了我的银行帐户是安全的吗?


  作为代表不同技术领域行业专家,来自伟龙金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楚雄、广东艾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产品线运营总监陈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智能交通专业主任向怀坤、深圳市凯达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谭虎、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陈喆以及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助理姚春宇参与了分享。


  力挺ETC将成为未来交通电子支付主流方式的伟龙金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楚雄以及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陈喆认为,由于ETC是成熟的、有大规模应用而且是唯一有国标的技术,未来国内各大城市的发展将倾向于新加坡模式。


  广东艾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产品线运营总监陈雷则支持采用兼容并蓄的停车支付方式,他认为:智能停车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行为,市场有自我调节的机制,在将来,无论是移动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是ETC、交通卡支付(包含公交卡、岭南通之类的交通卡)都是长期存在的,我们是智能停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方,是为了解决客户的停车场的出入效率、管理效率、资金归集,以及用户进入停车场的便捷,所以我们考虑用多种支付手段,而不是一种。


  对此谭虎表示赞同,他表示,什么样的支付方式对市民出行方便,就用什么方式,实际上要某一种手段一统天下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凯达尔公司参与了深圳市道路停车收费项目的工作,谭经理认为,新加坡的经验是银行卡绑定,是最好的方式,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多种方式并行,如现金、深圳通、信用卡、银联卡都可以用。


  陈喆表示,交通领域的手机支付应该说是来势凶猛,早在2008、2009年移动运营商已经找我们谈过了,(想把ETC)整合到手机里面,用手机就可以支付了,现在很多公交卡都实现了手机支付,我们是比较开放的态度,手机支付的技术我们也曾经研究过(运用到我们的高速公路收费来),但是目前还是遇到一些管理问题,比如(手机支付的话)ETC怎么跟现在的设备进行交互通讯,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安全的解决方案。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