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6日,被确定为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我国已经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主要行业之一。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让低碳出行深入人心、让低碳交通形成共识?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懈探索,并形成制度安排。
记者:眼下正值“全国节能宣传周”。作为交通运输部部长,您认为,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有何重要意义?
李盛霖:近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节能减排是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006年11月,我们成立了交通部节能工作协调小组。2009年12月,成立了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协调小组”变为“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为全面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记者: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盛霖:比如,我们建立并严格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截至2011年11月,我们公布了17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新进入运输市场的达标车型共计251.8万辆,节约燃油14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0.2万吨。我们严格实行客运运力调控政策,对于年平均实载率低于70%的县际以上客运班线,一律不得新增运力,并从严控制新增座位数。我们加快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截至2011年底,全国ETC用户突破200万个。我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公众低碳出行,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公众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比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起草工作并上报国务院,将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布局、加快发展与建设公共交通和鼓励乘用的基础条件纳入调整范围。
记者:您如何看待科技对交通节能的作用?
李盛霖:科技研发紧密围绕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目标,着力解决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中具有紧迫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科技难题,对加速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几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战略研究”、“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等具有全局引领性的重大科研课题。启动实施了“公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及应对技术研究”、“内河宽浅船舶节能减排实用技术研究”、“公路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标准化研究”、“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策略研究”、“新一代智能交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等一大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相关科技项目,同时加大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了一批潜力大、应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
记者:五年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李盛霖:实践证明,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是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不断加强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机制,是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进一步突出交通运输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作用,是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的主要途径。制定并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规划,通过示范试点,组织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是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的必要手段。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