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行业动态 > 正文

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消费侧碳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即将登陆成都

2023-02-27 11:49:03 责任编辑:
摘要:2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四川省...
2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成都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并同期举办了“数字空间 绿色低碳行动成果展”。论坛和成果展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搭建跨界融合平台,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简单地说,碳中和,就是要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增加。而消费侧碳中和是指减少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产生的碳排。此次参会,我们带来了消费侧碳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再“数字空间 绿色低碳行动成果展”现场,“国检集团-北京汇众利合”燃油碳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项目负责人宋阳一语道出了消费侧碳中和的内涵。

 

 

图说:成果展上,相关负责人向参会嘉宾介绍消费侧碳中和数字解决方案的实施应用情况

据宋阳介绍,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TC,股票代码603060),是一家为政府、企业客户提供“双碳”发展咨询、绿色能源认证等服务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北京汇众利合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是国检集团在消费侧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是国内率先提出给消费侧碳中和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科技创新企业,基于自主研发的碳中和数字化溯源系统-碳中盒,为消费侧的企业在短期内不可避免的碳排放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应用在交通领域。

“消费侧碳中和是一个很宽泛且复杂、涉及面非常广的领域,消费者作为这个领域的碳排主体,要实现消费侧的碳中和,一是倡导消费者的低碳生活;二是要运用市场工具引导消费者参与到公益生态系统的建设。我们为消费者提供数字化的燃油碳中和工具,运用市场机制,激励消费者自愿参与燃油碳中和活动,活动的收入用于生态建设,以生态固碳抵消燃油碳排放。燃油碳中和的所有环节和结果都以数字化的手段和技术为基础,实现了数据实时对全链条过程的溯源查证能力。方案实施以来,已经初见成效。”

 

 

图说:2022年11月4日,加油碳中和服务活动在中国石油北京地区加油站上线

据了解,2022年,两家机构已经联合中国石油通过市场化机制,运用数字化激励手段鼓励车主自愿对加注的燃油进行碳中和,碳中和服务收入将用于支持国家自愿减排项目和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目前,两家机构联合中石油运用数据科技手段,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消费“碳中和”的举措,不仅为交通领域的不低于80%燃油碳排问题提供参考方案,同时为加油站在消费碳中和领域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带来了思考。

2022年9月25日,由杭州萧山机场飞往北京大兴机场JD5362航班实现了“首航零碳飞”。由首航乘客自主参与所乘航班燃油“碳中和”活动。首都航空鼓励每一位乘客通过CNB小程序提供的“碳中和”服务,实现本人乘机燃油排放的碳抵消,由此获得中国国检集团颁发的个人“碳中和”电子证书,以及航司为乘客提供的免费零碳矿泉水和再生资源制作的书写工具,用以证明和鼓励消费者的“碳中和”行为。这种采用市场化工具激励和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消费碳中和的举措,一是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碳中和活动参与机会,普及环保知识,逐步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是给碳普惠提供补偿机制,例如针对不可避免的燃油出行,也可以做到碳抵消出行;更有助于全民加入公益生态建设中,更主要的是用科技数据手段建立消费侧碳中和溯源机制。

 

 

图说:消费者获得国检集团颁发的个人“碳中和”电子证书

成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几年发展尤为迅猛。全国4个双机场城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二,2023年1月全国城市汽车销量成都夺冠。解决城市绿色发展中交通领域不可避免的燃油碳排放问题尤为重要。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实践、消费者参与的GBC闭环模式开展。宋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成都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联合当地相关企业为成都量身打造燃油碳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基础调研工作,力争在5-6月份落地试点。”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