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也开始涉足车联网。图为中国移动2012年11月展出的一辆4G概念车。据悉,该车内置车载控制系统、车载通信网关(MBox)和车联网软件系统,具有一键导航、实时路况、车辆诊断、集群通话、车载WiFi、在线资讯等多种功能。
车友互联工程师在调试智能车载导航。
内容提要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车联网市场也因此蕴藏巨大商机。与传统靠卖硬件赚钱相比,当前,该行业的盈利模式则更多地转向提供各类互动服务上。
车联网热潮扑面而来
近日,被称为“汽车用品行业风向标”的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改装服务业展览会(“九州展”)在广州开展,除了传统汽车用品,此次众多国内外企业在会上发布了功能独特的车联网产品。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盛会也释放出一个明显信号:企业由单打独斗转向多方合作、资源整合,国内车联网行业有望迎来新天地。
政策暖风也再次吹来,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
业界普遍预测,电脑、手机之后,汽车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介质,也是物联网应用热点。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15年我国车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4000万,未来5年车联网产业的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车联网或将成为一个“超级蓝海”。在资本市场方面,“车联网”概念股也是热闹非凡。
国际上,以奥迪、通用为代表的跨国汽车业巨头,纷纷利用车联网技术让汽车更加自动化。在国内智能手机与整车企业合作、车联网产业联盟成立消息频出,移动、联通和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发力,以前从未涉足车联网的企业家也开始坐不住了。
走在汽车电子潮头的深圳企业,自然不愿缺席这千亿级“盛宴”。
记者从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了解到,深圳车联网行业发展迅速,短短3年多时间,相关企业总数目前超过100家。目前,华为、航盛、赛格导航、比亚迪、车友互联等一批企业,正加速布局车联网市场,而一些传统的硬件厂商也开始转型。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