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漫画任梦真
打车软件的竞争愈发惨烈。17日,嘀嘀打车宣称与微信支付第三轮营销活动启动,再投10亿元补贴乘客和司机,与竞争对手快的打车"死磕"到底。当天下午,快的打车宣布,从18日起升级补贴方案,使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扫码支付的乘客每单返现11元,声称其打车奖励金额永远会比同行高出一元钱。
嘀嘀“补贴”返现额度直逼深圳"红的"起步价
出租车司机正在使用打车软件接单。
近日,"嘀嘀"和"快的"两家打车软件在补贴上的较劲,让不深圳少市民和司机大呼过瘾。18日,在支付宝和快的宣布提高打车补贴额度至11元的第一天,"嘀嘀打车"和微信支付补贴再度加码,将补贴额度提高到12元,直逼深圳"红的"起步价。两召车软件公司的烧钱车轮战,自然让乘客实惠不少,但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打车软件风靡,让街头打车变困难了。
"嘀嘀"和"快的"之间的竞价,变得更加针锋相对。17日下午,支付宝宣布将快的打车补贴升级到11元,以对付竞争对手"嘀嘀打车"重回10元补贴的市场策略。支付宝喊出"就是比你多一元"。微信不甘示弱,18日凌晨宣布:即日起使用"滴滴打车"补贴最低12元,根据时间的不同,封顶见面20元。首次使用微信支付可以减免15元,每个"嘀嘀打车"账号的用户每天最多减免3次,同时,反击支付宝口号,"至少比你多一块",两家打车软件竞相竞价,乐坏了深圳市民。有市民在微博上评论,"马云快来抬价吧,再涨一块,深圳打的再没起步价额。亲,出门不花钱就全靠你了。"
嘀嘀、快的已多轮砸钱较劲“补贴”战
此前,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已经进行过多轮砸钱拉用户的补贴行动,吸引了很多乘客和司机开始尝试打车软件这种新鲜事物,很多司机每月靠打车软件的补贴能多赚三四千元。不过,嘀嘀打车在春节后率先宣布降低了第二轮补贴,微信支付立减10元的优惠活动,改为每单减免5元。快的借机宣布补贴不变,并暗讽嘀嘀"掉队"。不过两天之后,快的也且战且退,降低了司机端的补贴。不料,嘀嘀打车卷土重来,17日又抛出10亿继续补贴,且明显重奖首次使用的用户。快的打车迅速做出回应,声称其打车奖励金额永远会比同行高出一元钱。
补贴方案升级加大奖励反作弊力度
嘀嘀打车运营副总裁张晶表示,本轮具体的补贴规则是使用嘀嘀打车并选择微信支付,乘客立减10元,每天3次,新乘客首单立减15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机用微信支付收车费,每单奖10元,每天10单,其他城市的司机每天前5单每单奖5元,后5单每单奖10元,所有城市的司机使用微信支付首单立奖50元。
同时,从2月17日新一轮活动开始,嘀嘀打车加大了反作弊力度,对现场叫车和指定叫车这两种作弊行为的司机和乘客,都将会永久禁号。现场叫车就是乘客已坐上车后叫车,司机应答;指定叫车则是,乘客上车后叫车,明确说出司机的姓名、出租车公司或车牌号信息,然后司机应答。
对此,快的17日下午很快回应:从18日起升级补贴方案,乘客使用快的APP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立减11元;司机用快的APP收款,北京每天奖10单,高峰期每单奖励11元,非高峰期每单奖5元;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每天奖10单,高峰期每单奖10元,非高峰期每单奖5元。此外,司机首单北京、杭州、合肥三地奖励50元,其它城市首单奖励20元。
分析人士:市场终会回归理性
互联网分析人士孙杰指出,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背后分别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巨头的竞争。但打车软件目前都没找到盈利模式,都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在狂烧,目的就是短期内获取大量用户,改变全国市场的打车软件格局,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因为只有最后占据市场绝对地位的一方才能最终活下来,所以战争非常惨烈。一旦市场格局胜负分出,所有补贴势必停止。打车软件还是得回归理性,回到做好产品和服务上来,寻找健康的商业模式才可持续。现在的价格战,其实是双方产品和服务差距太小导致。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