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车联网 > 行业应用 > 正文

苹果和谷歌激斗车联网市场

2015-06-05 15:32:21 来源:赛迪网责任编辑:
摘要: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和谷歌已经在移动领域争斗多年,但现在它们的争斗已经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是蔓延到了一个新领域:车联网。市场研究公司IHS估计,在2014-2020年期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由2300万辆增长至1 52亿辆。
  6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和谷歌已经在移动领域争斗多年,但现在它们的争斗已经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是蔓延到了一个新领域:车联网。市场研究公司IHS估计,在2014-2020年期间,

  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由2300万辆增长至1.52亿辆。
 
  CarPlay和Android Auto都能把移动设备“映射”到汽车仪表盘。CarPlay使司机能使用iOS功能,例如语音通话、音乐控制、iMessage、地图服务和Siri语音助手;Android Auto提供相似的功能。两款平台都支持第三方应用,例如Spotify、iHeartRadio和TuneIn。但是,没有批准在汽车中使用的应用会被挡在仪表盘之外。
 
  苹果去年3月份发布了CarPlay,谷歌1年后发布了Android Auto。IHS指出,借助先发优势,苹果在汽车厂商中取得了相比谷歌的略微优势。IHS估计,明年Android Auto超过CarPlay,并把微弱优势保持到2020年,但许多汽车将同时兼容这两款平台。
 
  人们对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真正功能存在许多困惑。它们都不是真正的汽车操作系统。
 
  汽车已经有自己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黑莓QNX在汽车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份额为50%-70%,大多数其余汽车厂商使用微软的Windows Embedded。汽车厂商开发自己的仪表盘软件,访问QNX或Windows Embedded的功能。CarPlay和Android Auto只是在仪表盘软件之上映射智能手机功能。
 
 
  但使事情更复杂的是,在QNX或Windows仪表盘上映射移动设备显示内容存在相互重叠的通信标准。
 
  谷歌成立了开放汽车联盟,CarPlay只支持iOS设备,微软则支持MirrorLink标准。由于只支持一种通信标准,让部分智能手机用户不满是愚蠢的,许多汽车厂商都支持这三种标准。
 
  投资者应当明白的是,CarPlay和Android Auto不会成为推动苹果和谷歌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它们能以不同方式强化苹果和谷歌业务。
 
  苹果一直在对谷歌生态链在iOS平台上的增长很警觉。雪上加霜的是,依赖谷歌生态链的iOS用户能给谷歌带来搜索广告营收,他们可能最终转投Android阵营。
 
  这也是苹果开发地图服务取代谷歌地图,把必应作为Spotlight和Siri搜索引擎,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不再把谷歌作为Safari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的原因。但是,据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估计,逾半数美国iPhone

  用户仍然使用谷歌地图。为了降低用户对谷歌地图服务的依赖,苹果通过收购Placebase、Locationary、Hopstop和Coherent Navigation地图技术公司强化自己的地图服务。苹果还扫描街道,收集3D地图数据。

  但最重要的是,苹果不在CarPlay中使用谷歌的地图和搜索服务,而是促使用户使用自家地图服务和Siri。
 
  对于谷歌来说,Android Auto是收集用户更多旅行习惯数据的一种途径。谷歌收集的数据越多,其精准广告的效果就越好。与苹果一样,谷歌也一直在通过收购强化其地图服务。
 
  除被认为是移动生态链的扩展外,CarPlay和Android Auto还被认为是通向未来的垫脚石。
 
  通过把移动设备与汽车相连接,苹果和谷歌将为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奠定基础。谷歌去年已经展示了其无人驾驶汽车原型产品。由于许多领先汽车厂商都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将于2020年上路,CarPlay和Android Auto可能是通向这一未来的第一步。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