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车联网的概念大约始于2009年,但即使到了2015年,在汽车领域、互联网领域等领域,对车联网的定义还是有些含混不清。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是否算在车联网范畴当中?车联网是否从属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各方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
这个领域的概念始于Telematics,意为远程信息技术,原属于汽车电子的一部分。随着IT技术的发展,车联网概念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但这个概念有点过于宽泛,包含了汽车联网相关所有领域,既包含最初的Telematics,又包括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新兴技术和趋势。
相对于领域庞杂的广义车联网,划定一个狭义车联网或许会有帮助。这个狭义的车联网就是Telematics,现在所指就是“车载智能技术/服务”。
源自汽车电子的Telematics已经成为独立领域,而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Telematics高度相关的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也已然独立。
这三项领域的技术和市场,虽有联系,但各自技术、功能都不相同,同在一个车联网的范畴里,反而使问题更加混杂。因此,建议将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作为独立领域进行讨论。
从汽车电子到消费电子的重心改变
狭义车联网的服务对象划分为两大类,为汽车自身服务的车联网和为用户服务的车联网。为汽车自身服务的车联网包括:行驶数据、车况数据等等;为用户服务的车联网包括:导航、娱乐等等。
基于汽车安全,为汽车自身服务的车联网,依然应该由整车厂全权负责。而为用户服务的车联网,则应该以开放合作的方式,以系统级或以产品级的方式,与车联网相关企业合作。
这里涉及一个重心的改变,即整车厂原本以汽车电子的视角看待车联网,其关注的重心是在为汽车自身服务的车联网。而时代发展到今天,应该将重心调整到为用户服务的车联网。
对车联网价值的认知,应该从汽车电子产品改换到消费电子产品。这就像到了智能手机时代,电话功能依然是手机的重要功能,但是消费者真正在意的是“智能”联网服务。
车联网不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这里要辨析的一个问题,就是车联网是不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已狭义的车联网概念Telematics(车载智能技术/服务)为例,从技术角度看,它与互联网都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它们之间有许多关联,但却不是从属关系。就如同个人计算机(PC)与互联网(Internet)的关系一样,车联网可以是互联网的一个节点,但是车联网有独立的作用和使命。
这样的误解会导致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视角审视车联网(Telematics)时,有点局限和简单化。
汽车实际已经联上网了
从汽车行业的角度看,许多车还没有连上网。但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汽车事实上已经连上网了:用户带着智能手机一上车,就处于连网状态。汽车只是出行代步工具,智能手机能完成连网功能,没必要叠加一个还不如智能手机的联网工具(车机)。
汽车用户对联网的需求,在智能手机之前就存在,导航仪能够大卖就是证明。有了智能手机后,导航仪成为鸡肋。现在的车联网产品除非能提供智能手机无法达成的功能,比如新型的视频行车记录仪,用户很难买账。
互联网入口思路的误导
互联网业者延续了PC发展的思维惯性,移动互联入口之争激烈,先是操作系统后是移动浏览器的竞争。但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消费者选择之后形成的行为习惯,是分散在手机中的不同的移动应用,尤其是那些杀手级应用。
一些车联网产品延续了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的思路,却把车联网引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无论是整车厂还是后市场的车联网产品,当把那些当流行的手机应用一起堆叠进车机之后,消费者并不买账。因为这些应用在手机上已经实现了,用户需要的是满足自己生活实际所需的服务,而不是一堆在手机上已有功能。
许多手机上的杀手级应用,转换到汽车这个场景,似乎突然丧失了魅力。因为这些大多是以信息和娱乐为主的应用,在汽车上使用是危险的。
将智能手机以某种技术方式连接到车机上的方式,虽然以简化方式尽力保证了驾驶安全,但同时没能改变智能手机是核心的事实,车联网产品依然是配角。
请先整合服务链
如果在服务模式上无法超越智能手机,消费者是不会埋单的。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意识中,信息应该是免费的,只有定制的、个性的服务才能收费,最好还是套装服务。
现在大多数移动应用只是提供信息,是针对问题进行解读、分析,给出可选方案。而在汽车这个场景中,用户要的不是多个可选方案,而是直接给出最优建议,并实施完成所需服务。
许多车机(整车厂原装和后装的)堆叠了一群移动应用,却无法完成一个正常的服务全程。设想一下车内场景的正常服务需求,例如当用户饿了,对车机说句“我饿了,给我找个餐厅”。车联网的服务就应该智能找出餐馆,播报推荐给用户,一旦用户语音或是按键确认后,就导航指引最佳行车路线,确定有空位的停车场、订好餐厅的座位甚至优惠券。
车联网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整合全程服务链,才能超越智能手机里的应用。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