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上,南沙路海口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的监控屏幕上,一辆“泥头车”从国贸一处工地驶出,由于没有按规定遮盖,工作人员迅速向辖区城管队员发出指令,结果这辆车没开多远就被拦下。
这是一件海口城市管理方面的新鲜事:在工地门口安装“电子眼”,从源头加大对“泥头车”的监控,不让这些车辆带泥出工地,污染城市。
“泥头车”违规上路
管理部门动脑筋
据海口市城管支队支队长刘慧义介绍,按照规定,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超限运输,装载不得超过车辆挡板,并应采取油布遮盖等临时性密闭措施,油布遮挡必须达到规定标准。施工现场出入口道路必须硬化处理,并配备冲洗设施,确保工地车辆车轮、车身干净,不带泥上路。但是,海口的大多数“泥头车”违规上路,污染路面的事件频频发生,执法部门想了很多办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等原因,致使“泥头车”污染环境的事件始终得不到根治。今年3月,管理部门开动脑筋,决定尝试在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从源头上对“泥头车”进行管控。
试运行效果不错
据了解,在工地门口安装“电子眼”的主要目的是应用视频信息网络对“泥头车”出入进行远程实时图像监控管理,包括视频采集、传输、编解码和终端监控、录像等。目前一共在解放路、蓝天路等四个大型工地门口安装。
数字化城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泥头车”大多数时候都是晚上运输,而这段时间是下班时间,路段上执法人员少,不易监管,一些工地正是利用这一“空档”,不遮拦甚至连轮胎也不冲洗就径直上路,一辆车就能造成数百米甚至数公里的污染。
就目前已经安装“电子眼”的四个工地来看,效果十分明显,由于有了监控,极少有不遮拦甚至带泥出场的现象发生,就是偶尔犯规,也会被监控人员及时发现。
技术成熟将全市推广
据了解,海口目前共有“泥头车”600多辆,管理难度相当大,海口市除了平时的巡查监管外,还开展了无数次的专项整治,但“泥头车”乱象始终难以得到彻底根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法从源头上堵住,安装“电子眼”无疑是个不错的“妙招”。
据介绍,目前所安装的“电子眼”借用的是某通讯运营商的技术与线路,存在技术欠成熟、信号不稳定等问题,现正完善和改进中,等技术全面成熟后,将在全市推广,今后,哪里有工地开工,哪里就装上“电子眼”。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