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开车时如果遇上“一路绿灯”,是件很开心的事情。相反,如果多吃几个红灯,心情可能就会有些烦躁。不过,很多驾驶人反映,“一路绿灯”并不是经常能碰上的。昨天记者从市公安交巡警支队了解到,目前市区实施“绿波带”协调控制的主干道已达60多条,远远超出了市民印象中的那几条老路。为什么一些驾驶人开过有“绿波带”的道路,却感受不明显呢?相关民警对此作了解释。
贡湖大道“绿波带”坊间最有名
私家车主关先生说,如今他去太湖新城时,经常会选择走贡湖大道。关先生以前并不怎么喜欢贡湖大道,印象中那条路两边分布着不少商店和小区,而且有很多十字路口。“开车的人最讨厌交叉路口多的路了,动不动就得停下来等红灯”,所以他宁愿走附近其他一些道路。
后来听单位里的司机师傅传授经验,说贡湖大道有“绿波带”了,于是关先生试了一下,发现路口虽然一个没减少,但一路绿灯过去果真很快。关先生说,周围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有个在机关上班的朋友现在天天开车走那条路。
据悉,市内最早因“绿波带”出名的道路是清扬路,这也是第一条实行双向“绿波带”的道路。但是由于地铁施工,清扬路一段时间通行不便,恢复通行后,暂时只实行了出城方向的单向“绿波带”。
著名的太湖大道以前也实行“绿波带”,经过快速化改造之后,地面道路的“绿波带”还没有全部恢复。目前市内有双向“绿波带”的道路主要是兴源路、运河东路和运河西路。通往太湖新城的五湖大道、南湖大道和贡湖大道按照上下班潮汐现象设置“绿波带”后,效果也很好。
市中心“绿波带”感觉咋不明显?
记者采访得知,市内的“绿波带”道路并不只集中在外围道路,市中心其实也实施了不少,只是很多市民没发现而已。比如学前东路的勤学路到新生路段、学前西路的解放南路到振新路段,以及南长街的永丰路到永乐路段等,都实行了“绿波带”。
对此指挥中心的民警介绍,靠近市中心的路段车流量大,比较“脆弱”,在高峰时驾驶人对“绿波带”感受是不明显的,在平峰时就可以看得出来。一方面,很多道路并不是从头到尾实行“绿波带”,只是选择了其中一部分路段,所以并不能达到有些人所期望的“全程绿灯”效果。
另一方面,市中心一带的道路在设置“绿波带”时,考虑到路况和流量实际情况,更主要是想缓解交通压力,让各个路口流量相对平稳一些,为交通疏散创造条件,避免在某个路口积压引发堵车。
“设置绿波带是有条件的。”民警指出,道路单向至少要有2个车道,一路信号灯可以联动,路口间距不超过500米,而且相近路口之间车流量要比较接近。之前有市民反映金城东路等信号灯太短,为什么不实行“绿波带”,这类问题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有没有改善通行的办法。
今年将新增20个“绿波带”路段
交巡警部门经过前期调研,今年将再推出20个“绿波带”路段。其中不乏兴昌路(惠畅路-学前东路南匝道)、县前西街(中山路-解放西路)、县前东路(新生路-兴源路)、学前东路(勤学路-解放东路)等市民熟悉的路段。据了解,“绿波带”协调控制是道路智能化管理
的一个发展方向,今后交巡警部门还将根据道路条件逐步推出,而无锡的汽车数量激增则会给“绿波带”带来不小的压力,交巡警在协调控制方面经常要根据流量来调整。在流量饱和前,“绿波带”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让汽车感受绿灯通行。
而在流量饱和以后,“绿波带”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信号灯配时,实现对车流及时合理调控,减少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客观来看,在机动车增长、道路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绿波带”虽然对缓堵有一定作用,但在治堵方面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有些道路开车不顺畅涉及各种因素,并不像有的驾驶人所提议,只要开通“绿波带”就能畅通无阻了。(晚报记者容芊实习生陈凯)
“绿波带”
指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当规定好路段的车速后,要求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对该处车流所经过的各路口绿灯起始时间做相应调整,这样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可以正好遇到“绿灯”。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