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最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有关部门对于新规定的解释中明确提到:“抢黄灯属于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行为,将对驾驶人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记6分。”新规定一经出台便触动了机动车驾驶员们的神经,许多司机在路口恰好遇到黄灯时往往不知所措,以往为司机们“提醒儿”的黄灯如今成了人见人畏的“违章陷阱”。
由于不少司机纷纷“中招”,新规定也因此引发了许多争议,直到公安部近日称将暂时不对闯黄灯的行为做出处罚之后(有关此条消息的新闻请点此),这次由黄灯引发的风波才算逐渐平息。然而,在事件平息之后我们不妨也来了解一下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看看这个“道路指挥者”的前世今生。
●交通信号灯简介
交通信号灯一般由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允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组成。依据其形式、用途不同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交叉道口信号灯等。
●交通信号灯的诞生(1868年)
说到交通信号灯的诞生,还要追溯至19世纪中叶,当时包括英国在内的部分欧洲国家已经普及了马车,但却并没有指导行人与马车通行的信号指示设备,因此无论是在山间小路还是市中心的繁华大道上,马车轧人的事故经常出现,这不仅对行人的安全造成了危害,更会经常造成交通混乱、拥堵的现象。
当时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女性的着装不是随心所欲的,红、绿两种颜色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已经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必须是未婚者。1866年,当时英国铁路信号灯工程师J.P.Knight从女性红、绿两色的着装上受到启发,提出了设计带有红、绿两种颜色交通信号灯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施。
1868年12月10日,历史上第一盏交通信号灯出现在英国威斯敏斯特议会大楼前,这个交通信号灯高约7米,在它的顶端悬挂着红、绿两色可旋转的煤气提灯,为了将红、绿两色的提灯进行切换,在这盏灯下必须要站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通过皮带拉拽提灯进行颜色的转换,后来还在这盏信号灯的中间加装了红、绿两色的灯罩,前面有红、绿两块玻璃交替进行遮挡,白天不点亮煤气灯,仅以红、绿灯罩的切换引导人们前进或停止,夜晚则将煤气灯点燃,照亮红、绿两色灯罩。
除此之外,这位交警还需要根据当时的路况来决定变更信号灯的时机,并用吹哨子的方法来提醒行人及车辆信号灯即将变化。起初英国政府并不相信这一方法能够奏效,他们认为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不会因为这个看上去有点像装饰品的信号灯就停下前进的脚步,然而信号灯所起到的作用却令他们大为吃惊,许多人会遵照信号灯的指示自觉地停止或通过,马车轧人的事故数量也明显下降。
然而好景不长,1869年1月2日,仅仅诞生23天的第一盏交通信号灯便突然爆炸损毁了,并将当时负责进行红绿颜色切换的警员炸死。鉴于这种情况,英国政府立即停止了这种信号灯的使用,但这个仅有23天生命的信号灯却点燃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开发交通信号灯的激情,不久之后,各式各样的交通信号灯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page-]
●交通信号灯发展历程(1869年—至今)
在“后煤气信号灯”时代,有些欧洲国家开始在道路上设置执勤警察以及可翻转的标识,这些标识大多高2米左右,并有写着“GO”与“STOP”的指示标牌,由执勤的警察负责定时进行翻转,行人及车辆则按照标牌上文字的含义前进或停止。
然而这种“土办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不足,首先执勤的警察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好路况,很有可能会“越管越乱”,其次这种简单的标牌指示并不能在夜间使用,极大的限制了它应用的范围。与此同时,随着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诞生,马车也逐渐被速度更快、操作更加简便的汽车所取代,此时使用规范、有效的交通信号灯便成为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不少国家摒弃了这种依靠标牌指示的“土办法”,开始琢磨着开发电动交通信号灯。1912年,美国盐湖城一名叫做LesterWire的警员发明了第一盏电动交通信号灯,这盏灯上使用的依然是红、绿两种颜色,而这次选择颜色的依据并不是女子着装的差别,而是充分考虑了不同颜色光线的特质,以及人们对不同颜色的接收及反应情况。由于红色光的波长很长,穿透空气的能力很强,因此比其他颜色的信号更容易引起人们注意,而绿色与红色属于互补色,相互之间反差明显,便于行人及驾驶员识别。
1914年8月5日,美国交通信号灯公司在LesterWire发明的交通信号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在顶部安装了一个蜂鸣器。该公司将它放置在了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欧几里得大道东105街的路口,这盏交通信号灯由电力负责点亮,警员则需要在信号灯周围设置的岗亭内控制信号灯的切换,必要时还可以根据路口实际交通状况控制信号灯转换时间的长短,在信号灯进行切换之前,蜂鸣器会先行报警,提醒人们信号灯颜色即将变化,可见这种“留有准备时间”的意识早在第一批电力信号灯出现的时候便已经产生了。
很快,美国许多地区都开始在此基础上对交通信号灯进行不同程度的升级,1917年,美国盐湖城街道上首次出现了相互关联的交通信号系统,美国人在6条街道的路口设立了电动交通信号灯,并将它们互相连接,由一个岗亭内的警员统一控制颜色的转换。
1920年,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一位名叫WilliamPotts的警官在当时交通信号灯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一种四面三灯的多功能交通信号灯,这种信号灯共分为四面,每面均竖立排列三盏灯,当时它的排列形式与功能已经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信号灯大同小异,红灯与绿灯表示停止与通过,黄灯则表示“谨慎”。
这样一套交通信号装置已被亨利·福特纪念馆收藏,并作为文物进行展出。以上图片为我的同事参观亨利·福特博物馆拍摄到的独家一手资料,对亨利·福特博物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