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 交通管控 > 正文

海缆运行监控一体化:全时段智能保护电缆安全

2013-07-31 11:41:29 来源:国家电网报责任编辑:
摘要:“海缆运行监控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对舟山电网输电海缆多方位、多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监控,满足对海缆运行区域防外力破坏的监控要求。同时,平台能屏蔽各种因素引起的误报警,有效提高报警的真实率,也为海缆瞭望台实现无人值班创造了条件。

         7月15日,记者来到舟山供电公司生产基地,想通过海缆监控镜头,看看台风过后的出海船只,是否会对海底电缆安全运行带来新的隐患。8时许,在海缆监控中心,两名工作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整堵墙大小的显示屏幕。循着他们的视线,记者看到显示屏上有很多条或实或虚的线路,还有一些移动的点。


  “线路代表着什么情况?现在情况如何?”记者忍不住问了起来。听到提问,工作人员吴淞波扭过头来,指着屏幕介绍起来。原来,实线表示海底电缆的敷设位置,而虚线则表示从此到实线位置的范围是海缆保护区,不允许船舶抛锚;移动的点则是船只的位置,只要把鼠标点在上面,就能看到详细的记录,包括船号、属地、航速等,当船只低于正常航速即将抛锚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


  “台风期间情况怎样,有没有发生故障?”记者又抛出几个问题。另一名工作人员郑巍说,虽然回港避风的船只很多,但都没在禁锚区停泊,而且他们在海缆监控中心进行密切监控,在瞭望台也加大值班力量,人防技防全部到位,未发生一起外力破坏事故。


  “我们已经成功化解了数百次锚损危机,哪怕是在台风期间,海缆也都安全平稳运行。”郑巍自豪地说。


  郑巍的自豪感来源于他们研发的“海缆运行监控一体化”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舟山电网输电海缆多方位、多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监控,满足对海缆运行区域防外力破坏的监控要求。同时,平台能屏蔽各种因素引起的误报警,有效提高报警的真实率,也为海缆瞭望台实现无人值班创造了条件。


  郑巍说:“可别小看了‘海缆运行监控一体化’平台,这可是高科技的结晶。”平台上安装的高清透雾日夜型海缆视频监控设备,可穿透黑夜或浓厚云雾探测目标,准确定位高速运动的物体,探测距离最远可达5千米。安装了该监控系统后,监测范围是以前的3到4倍,黑夜里4千米左右的距离,不仅能清晰发现船舶,就连船员用打火机点烟的细节都一清二楚。


  此外,该平台还结合国内监控报警领域里最先进的电子海图、光电感应、热成像视频监控、雷达监控、警示标志遥测、图像智能分析、智能语音等设备或系统的功能和技术,实现各自功能互补和系统联动。


  全时段监测


  在做好海底电缆监控的同时,舟山供电公司在城市电缆监测方面也有着独到经验。


  7月10日,高温热辣辣地炙烤着岱山岛城,昔日需手持外测温仪走街串巷进行人工巡视的方启明,此时正坐在清凉的监控室里,认真地盯着他们研发的“城区电缆接头故障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屏幕。


  “要密切监视行政线1号监测,刚已发出预警信息,如果再升温就要通知运检人员到现场进行查看核对了。”方启明对一起值班的浙江岱山县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员工余国峰说道。


  “好的,目前温度还稳定,一旦发生"异动",就得马上去现场。”余国峰随即答道。


  “滴滴滴……”方启明话音未落,就见屏幕出现“行政线1号监测点检测值温度报警”红色对话框,“小余,行政线1号监测点温度异常,马上通知工区,要求进行现场复查。”


  “已经汇报完毕。”余国峰挂断电话后,和方启明密切关注报警点,看其温度是否还在上升,以备随时汇报。


  同时,岱山县供电公司配网运检中心立即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准确找到1号监测点。经红外成像仪检测,发现该接头温度已达97摄氏度。施工人员随即对该线路进行负荷转供,安排抢修人员对故障点做出更换电缆中间头处理。


  这边,在监控中心的方启明将行政线正常使用后,系统获得的数值和现场测温数值进行对比,得到正常数值后,和余国峰相视一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采用智能手段就是不一样,那块区域只出现十分钟不到的停电时间,还能提前告知客户进行主动抢修,在以前那是不可想象的。”故障消除后的方启明终于放松下来。


  “可不是,被动抢修总是不如防患于未然"的主动避险。”简单交谈后的两人,再一次进入状态,认真监视全岛的电缆设备。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