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傍晚,北京交通指数实现"三级跳",中心城区拥堵指数最高达到9.8,成为今年以来最堵日。逢节必堵早已成为颇具中国特色的奇景之一,而非北京独有的现象。随着中秋、国庆两节的临近,类似情况也在国内其他一些大城市上演。深圳市交警局表示,节前这一周深圳交通拥堵警情增加五成。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交通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智能交通系统将从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环境影响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生产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
新交通新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不断加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困扰。我国城市化与汽车化发展通用十分迅猛。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到2011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有十几个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以上。
解决交通问题的传统方法是大规模修建道路。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而且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另外,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仅仅单独从道路方面或者车辆方面考虑,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此背景下,把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和交通参与者综合起来系统考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交通工程等多项高新技术的集成及应用,使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解决交通问题的方式就是智能交通系统。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主要应用于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在是当前发展的重点。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北京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广州、中山、深圳、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杭州等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也各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高速公路方面,早在2007年底,中国内地已有27个省区实现了省区内不同范围的收费系统联网。此外,在民航和铁路方面,智能化建设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加强对物联网、云计算、海量存储、高速传输、第二代卫星导航、遥感遥测等新技术的一体化应用研究,力争在拓展应用领域、创新应用模式、提升应用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并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从而提升行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而交通部在《2006-2020年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更是把智能交通和数字化交通管理技术列入未来交通科技重点研发领域之一,重点支持智能公路系统关键技术、公路收费新系统、空间信息应用技术、数字化公路运营管理技术、智能航运系统关键技术、智能港口系统、国际航运数字化管理系统等方向的技术开发。突破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车辆监控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制定交通数字化管理标准,使信息技术在公路水路运营管理上广泛集成应用,实现数字化的行业管理,提供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交通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智能交通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中心将集公安交通GIS综合业务管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检测、GPS车辆定位、通信调度指挥及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于一体;到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投入将达到1820亿元。
挖掘完整产业链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智能交通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现阶段智能交通的发展主要依靠重大示范项目推动。2011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千万元级项目数量达195项,同比增长129%;千万元级项目市场规模合计57.9亿元,同比增长180%。2011年智能交通领域的两大示范工程--广州市城市智能交通应用示范项目和长三角船联网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投资千万级项目不仅仅出现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单个项目投资也有出现,目前广州、深圳、福州、北京、拉萨、南昌、佛山、枣庄、常州、江阴等城市智能交通投资面较广。这些千万级项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单一系统采购居多,并且分布在城市智能交通的各个交通管理基础子系统中,视频监控、智能公交、违章抓拍、信号控制等。从这些项目中不难看出,硬件设备投入仍是目前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的核心,软件、服务等方面的比重不大,产业链条发育有待健全。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
近年来,各地平安城市的建设,为道路监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但能够实现系统功能的企业还比较少。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过,由于国内智能交通发展较晚,国内企业在竞争机制、竞争策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许多方面尚不如行业内的国外企业。
在我国智能交通的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下,大量的国外公司加入到中国的交通技术领域和咨询领域。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抢占。比如,在自适应交通信号系统方面,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所掌握。监控产品与国外也有不少差距,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在缺乏标准的条件下,许多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自成体系,缺乏应有的衔接和配合,标准互不统一。即便在城市内部,道路上的传感器标准也非常混乱,因为传感器设备生产企业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标准和规范的混乱妨碍了交通数据的获取,从而无法进行交通流的分析和预测。
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方面,各省或地区内建设的网络一卡通或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没有统一指导和标准,为将来的全国联网造成了困难。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交通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我国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不高,区域性较明显,整体呈现规模较小的竞争格局,伴随着政策的支持,智能交通的发展必将加快步伐,行业也将日趋完善,预计"十二五"期间,该行业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