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要闻 > 正文

高新兴:深圳公交优先,给汽车电子标识应用注入强心剂

2016-08-25 09:24:38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责任编辑:
摘要: 8月15日,深圳交警局召开汽车电子标识实现公交优先新闻通气会,深圳交警局新闻发言人冯新毅对外宣布,未来一个月内电子标识卡将覆盖全市
        8月15日,深圳交警局召开“汽车电子标识实现公交优先新闻通气会”,深圳交警局新闻发言人冯新毅对外宣布,未来一个月内电子标识卡将覆盖全市的1.3万余辆公交车,全面建设公交优先通行系统,而已安装电子标识卡的500辆公交车于8月1日进行了试运行。根据深圳交警两周的监测数据显示,试行的每个路口平均每天可为300余车次的公交车提供优先通行服务,平均每天累计减少公交车等待时间10200秒,累计节约2.8小时。
        深圳交警的这一尝试无疑是给汽车电子标识的广泛应用打了一针强心剂,据悉,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为此公交优先通行系统提供采集层相关设备,包括阅读器、天线、标签、控制器等。在汽车电子标识领域,中兴智联是业内公认的第一品牌,拥有多年的实际项目经验,目前在汽车电子标识系统的顶层设计、方案规划、核心设备能力以及集成交付方面,都是业内领先。

\

        日前,国内优秀智慧城市运营商高新兴科技集团入股中兴智联,助力汽车电子标识的快速发展。高新兴告诉记者,通过入股中兴智联将完善公司RFID产业链,并结合公司现有云计算、大数据存储、检索和分析等先进技术增强中兴智联电子车牌系统解决方案实力,为公司在交通大数据战略发展再添光彩。
        高新兴强调,汽车电子标识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采集和高灵敏度的特点,突破了原有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瓶颈,抓住智能交通应用系统采集源头的关键问题,实现所有车辆数字化管理,是国内车联网发展的核心设施,更是构建智慧交通应用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入口,除了在交通信号系统方面的应用,还将在智能交通领域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精准识别,采集交通大数据
        汽车电子标识的基本技术原理是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在机动车辆上装有一枚电子标签,将该RFID电子标签作为车辆信息的载体,并在通过装有经授权的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路段时,对该机动车电子标签上的数据进行采集或写入,实现所有车辆数字化管理的一种先进技术。
       这项技术突破了现有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瓶颈,能识别车辆的准确身份信息;如果合理搭配其他交通信息检测方法(如通过高新兴的增强现实摄像机进行交通信息采集),就能够形成全面真实反映交通状态的交通信息采集机制。对交管部门来说,这些交通流数据为车辆的精细管制、车辆的交通诱导、交通管理方面的决策制定提供支撑。
 
便捷收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通“一卡通”
       汽车电子标识作为智能交通感知基础,利用其在动态自动识别上的优势,可以实现拥堵收费、停车场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等不停车收费,减少了道路收费耗时,有效提升道路利用率,减少由于收费而造成拥堵情况。而中兴智联提供的电子标签识别率数据高达99.95%,减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费用征收率。


\
提升监管效率,实现车辆精细化管理
       汽车电子标识是车辆的电子身份证,传统的物理车牌主要是采用视觉方式对车辆身份进行识别,包括人眼、摄像头等。而汽车电子标识是采用无线射频通信技术实现对车辆身份的识别,主要采用的是RFID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物理车牌,采用汽车电子标识技术能够实现快速识别,安全可靠,识别率高等特点,能够为识别套牌车辆、检查盗抢车辆、提高对违法车辆的检查监督等方面提供电子化的手段,通过与现有管理手段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公安部门的执法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高新兴对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前景十分看好,公司在电子车牌领域准备充分,视频监控系统已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实际应用经验,结合近期公司入股中兴智联,加码电子标识、ETC、多义性路径识别三个细分市场实力,汽车电子标识的战略部署逐渐完成。可以预见,汽车电子标识将引领智慧交通管理行业的变革。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