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赋能、多技术融合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炙手可热,高速公路在传统基建大潮后,向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转型已是必然。2019年3月28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第21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在厦门举办。智慧高速如何建设,成为了本届研讨会的主议题之一。而华为,坚持以“平台+生态”战略来布局智慧高速,他们在这一细分领域,也必将有番作为。
智慧高速,怎么建?不同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与擅长之处,会有不同布局,但围绕人、车、路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最终使高速公路运行能够安全、智能、高效,是智慧高速建设目标的殊途同归。华为,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高速公路协同管控与创新服务的新模式,以此来开启智慧高速的大生态建设。
那么,华为在智慧高速,意欲何为?
“云”、“智”并行,构建智慧高速“大脑中枢”
智慧高速,需要对所有交通要素进行监控,对收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做出决策;与此同时需要对高速公路各要素和资源进行调配,支撑整个高速体系的智慧运行,这就需要一个“大脑中枢”。
人工智能也驶向了高速,并与高速公路产生化学反应,是行业共识。但AI在智慧高速应用依然存在数据量大、模型更复杂、计算过程更耗时、资源昂贵难以获取、工具繁多和学习周期长等瓶颈,为此华为云致力于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推进实现“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在智慧高速,华为云致力于通过数据“监测—预警—处置—指挥—发布”的智慧管控,构建“全息感知、一体监测、精准预警、调度指挥、全程服务”、面向新一代高速公路的智慧管控体系,打造交通厅委/高速集团强大的云脑能力。
如此一来,智慧高速不仅能完成图像智能处理、道路环境状态识别、车辆特征识别等智能功能,也完成了单一场景管理到融合场景交通服务的转变,真正实现了人—车—路—网的高效协同,助力道路运营商创收能力快速变现和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并促成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渐行渐近。
在华为视角里,AI是引擎,云是跑道,“云”、“智”并行,让智慧高速跑出中国的加速度。
全息感知,建造智慧高速底层智能体
如果说“云”、“智”并行为智慧高速装上了“聪明的大脑”,那华为又是如何组成智慧高速的“躯干”呢?这可以理解为就是智慧高速的感知层,华为是目前业内唯一做到“端到端”提供C-V2X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提供包括全系列自研芯片、支持车载OBU、路侧智能摄像机、通信RSU单元和边云协同计算单元,以及中心级V2X-Server交通管理平台。
在此次研讨会华为展台现场,记者看到华为围绕“全息感知、泛在联接、华为云+AI、交通智能体、数字平台、车路协同”六个模块搭建展台,其中全息感知展示了VR实景视频光合管理系统、视频质量诊断、视频监控场景自适应、软件定义摄像机四个单元,引得大批观众驻足停留。对于软件定义,华为去年曾引发热议。鉴于智慧高速这样复杂应用场景,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能依据场景化按需加载不同的软件和算法,通过多特征提取与识别、多摄像机间的协同、端云间的协同成倍地提高智能分析效率,内置实时图像质量检测与评估特性,并具备自我感知和场景适应性学习能力,让算法和应用不断迭代和演进。
总之,华为在智慧高速形成了全息感知的前端采集层,感知人、车、路、环境信息,并将这些多元信息进行融合,以开放的姿态将智慧高速一切需要感知的事物,都纳入到华为生态体系之下。
车路协同,形成智慧高速高效协同网络体系
同样类比,智慧高速的车路协同犹如人体经络,让大脑指挥躯干随意自如。很显然在这方面华为出类拔萃,华为利用边缘节点实现端侧数据实时感知和反馈,端云协同实现智能从中心向边缘延伸;并由统一平台同时支持物联网管理和V2X。
建设智慧高速其核心关键之一在于车路协同,从此次研讨会上演讲嘉宾的反复提及中可见一斑。华为认为,在当下智慧高速不是简单的车和路协同,车和云要协同,车和车要协同,车和运营商也要协同。车路协同概念已经扩大到智慧高速上一切要素都应协同。华为希望智慧高速运行的要素都作为网络节点,通过多元交通信息感知和融合技术构建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如此一来就构建了车路协同系统,才可以实现车和车,车和人和环境之间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
结束语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如何建设智慧高速,华为给出了答案。当然,任何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事物毕竟无时无刻不在发展中,同时,华为也深谙“众人拾柴火焰高”之道,他们要构建万物互联的智慧高速,需要持续深耕华为云“黑土地”,共建智慧高速大生态,创造交通领域的生态繁荣。不久前华为成立了华为云1+N生态合作伙伴联盟,希望与生态伙伴一起,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乘风破浪,这是一场有着光荣与梦想的商业之旅。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