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设在常州公交集团总部的管理平台,不是一般的智能管理中心,而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交信息化应用水平、具有大数据思维观念的庞大基础数据库。蔡健臣总经理在介绍情况时也不止一次地提到大数据的理念,并向我们展示了走进大数据时代的常州智慧公交的发展蓝图……
记者:希望蔡总谈谈信息管理系统从“小数据”提升至“大数据”的设计理念是怎样形成的?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交信息网络建设状况如何?
蔡总:“大数据”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往的智能化是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小数据”模式,是一种有意设计的人工智能。如今的IT技术有条件实现一种新的智能,那就是基于大数据的思维模式。根本理念是通过大数据的信息化手段,来捕捉更多的能够持续提升服务品质的某些珍贵信息。基础信息网络建设得越完善,积累的信息越多、越完整,“出彩”的机会也会更多,这一理念是为国内外大数据研究领域专家们所公认的。
在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描绘了公司发展前景和发展使命,就是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和谐公交。首先,必须在科技方面加大投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达到管理的现代化。因此,我们提出了智慧公交建设构架,努力建立智能服务、智能车辆、智能场站、智能平台和智能管理五大体系。一期工程已在2011年底启动,所有车辆安装了车载GPS主机和DVR录像系统,柴油车安装了电子量油设备,组建了车队、分公司和集团公司三级网络平台,39个重要场站进行了视频监控覆盖,建成启用了集团信息指挥中心和分公司调度中心。
其次,要实现人民满意和企业内部和谐,必须通过信息化来提升服务品质。我们的做法是积极开发乘客服务系统,先后推出公交网站、服务热线、掌上公交等软件,同时对具备条件的BRT一号线站台和B12线实行免费Wi-Fi全覆盖,方便市民信息查询和出行;对于每一时段的客流量数据,我们都作为运能投放和线路新辟优化、延长服务时间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公交资源方便绝大多数乘客,确保公交运能投放与客流出行相一致。
记者:请蔡总介绍一下,你们是如何针对公交行业特点设计信息采集并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获取珍贵信息的?
蔡总:公交特点表现为点多、面广、分散、流动,这给管理带来的难度看不见、摸不着,结果导致管不了,管不好。我们对所有数据都感兴趣,任何数据都有用,数据应用因人、工具、技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传统的公交管理模式中,不仅很难生成实时数据信息,提取分析这些数据信息也不大可能,如公交车的定位数据、速度信息、实时视频、实时客流等信息都不能有效采集,更别说是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决策了。观念更新之后我们理解到: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全面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还在于对这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与处理,从中挖掘潜藏其中的服务价值。比如,我们在接到媒体反映某路车乘车拥挤的情况后,可以连续跟踪该线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内各个班次车辆的投放和客流数据,以半小时作为一个分析时段,对各个线路、站点(包括换乘)刷卡量、班次数量、运行时间进行匹配性分析。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班次发车间隔,来满足不同时段客流的出行需求。
此外,我们建立的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客流、运能联动机制,就是基于以往采集数据分析的成果,结合出行习惯、天气预测、国家政策(如高速公路免费)等情况,对每条线路进行客流节前预测。有预见性地安排运能、设定班次、灵活调度,就可以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既提高了运行效率,满足了乘客的节日需求,又避免公交资源的浪费。
记者: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采集乘客的需求信息,将这些信息为我所用也是大数据的理念之一。我们想请教蔡总的是,你们是如何大量采集、输出和反馈这些信息的,从中获得了哪些可贵的信息并得以改进了服务?
蔡总:在我们的智慧公交框架中,我们建立了公司网站、96155服务热线、公交微博、短信查询系统、掌上公交、电子站牌、场站发车屏和触摸查询机等“八位一体”的乘客服务系统。特别是掌上公交、服务热线、公司网站、公交微博、短信查询系统等具有互动性的项目,不仅能给乘客提供优质的出行导向服务,还能收集汇总各类需求数据,为决策分析提供依据。可以毫不掩饰地说,每一位客户的访问都会留下相应的信息痕迹。以往的做法是满足一对一的处理和阶段性总结。如今,还要将所有的交互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使之变成为我所用的有神奇利用价值的信息。
我们刚刚进入创新、转型阶段,一些多网联合的智能化设备还在开发调试阶段。况且大数据经过时间和海量数据的积累,才能使数据形成有价值的关联性规律性。但是有一个结论值得肯定,就是基于信息互动方式的“软服务”,比建设电子站牌等“硬设备”要经济、方便和科学。
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常州有5000个站点,中心城区2000多个,如果按8万元一个电子站牌计算,要投入1.6亿元,可靠性还得不到保障。我们开发一个掌上公交软件,基本不需要投入,能覆盖常州所有的公交线路,还能进行车辆锁定、站点预约、线路规划、出行指南、数据采集以及其他一些增值服务。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乘客使用这类服务的过程中,取得大量有关出行时间、需求、路线、意图等个性化数据。也就是说,乘客在应用这些数据的同时,也在生产数据。如果使公交个性化服务达到“懂你”的程度时,服务水平的提升幅度将不可同日而语。
记者:量化一切,是数据化的核心。贵公司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是如何通过量化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堵塞漏洞的?
蔡总:2013年,我们确立为公司的管理再造年,专门聘请了北大纵横管理公司的专家团队,与我公司联合成立项目组,对公司管理制度、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修订,实现公司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可视化、数字化和图表化,构建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公交管理新体系。在量化方面,我们2012年开展的燃料定额改革,就是在数据分析支撑下开展的成本控制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公司本着科学、公正、精细的原则,对原有运营车辆燃料定额管理进行改革,对每种车型和每条线路分别制定了百公里燃料消耗定额标准,配套制定了管理考核办法。
量化考核的真正意义还在于,从不同营运线路、不同运行时段、不同的车型以及不同的驾驶人员等方面,从差异化和关联关系中找出相同的东西或者有价值的规
2012年燃料消耗同期对比表律来。使大数据在企业管理中升值,使管理方式和手段更趋向于个性化。比如:针对人、车、线出台分时段的管理方案,就会更有成效。
为确保定额标准的准确性,一是全面分析上一年度消耗数据,制定了春秋季、冬季和夏季不同定额标准。二是逐月分析消耗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进行合理调整,对新增车型线路加强审核。三是根据2012年的执行情况,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