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访谈 > 正文

专访深圳市华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总监曾宪祎

2014-05-30 11:13:16 来源:ITS智能交通杂志 2014年5月责任编辑:
摘要:华宝现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双软件认证企业,基于科技研发的强劲优势,华宝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关注及支持。就此专访深圳市华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总监曾宪祎,为我们解析成功之道。
  最正确的事情是回归基本面
 
 
  ——专访深圳市华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总监曾宪祎
 
 
  文/本刊记者 雷玉玲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什么是企业发展的轻与重?面对记者的各种锐利提问,曾宪祎的回答可以概括成十个字:贴近用户、技术积累、创新,这就是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为什么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很多企业分不清轻与重或者以轻为重?原因是轻,常常被虚荣裹挟了,这是企业发展最大的陷阱,所以才会出现盲目追求上市、单一强调数字指标、规模扩张、收购兼并、甚至追求明星化的话语权等等这些现象。
 
 
  曾宪祎,一位技术研究者,在交谈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幽默质朴和富有见地,也看到了一个企业的沉潜、底蕴和智慧。
 
\

曾宪祎   深圳市华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总监
 
  Q记者:请简单介绍华宝科技以及定位监控这一领域。
 
 
  曾宪祎:华宝现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双软件认证企业,基于科技研发的强劲优势,我们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关注及支持。2011年交通部颁布关于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的标准,我们是第一批通过产品检测的企业;2012年公安部出台新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标准GB/T19056,我们也是第一批通过产品检测的企业。目前,华宝科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物流、客运、特种运输等民用和军用领域。
 
 
  定位监控领域的政策导向性较强,行业发展之初是基于“两客一危”的政策要求,现在已经发展到与物流相关的车辆中,以及泥土车、搅拌车、出租车这些专用领域的车辆都有市场需求。我个人的观点是:将来所有的商用车都有装定位监控产品的可能性。
 
 
  “应对竞争有三点:关注用户、技术积累和产品创新”
 
 
  Q记者: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营销和研发,您作为技术研究人员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
 
 
  曾宪祎:研发与营销是双轮驱动,缺一不可。
 
 
  华宝非常注重这两者的同步发展,在人员安排、激励奖罚政策上力求平衡,研发需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行业的前沿着手;而做市场有短期考虑,比如产品促销,也有中长期考虑,大的营销规划都是一两年、甚至三五年的周期。这是一点区别。
 
 
  Q记者:产品都是有生命的,定位监控的产品现在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新兴、成长、成熟还是衰落?研发如何应对产品的这个阶段?
 
 
  曾宪祎:我认为目前的定位监控产品和技术处于成长到成熟的阶段,在这个产品阶段,我们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创新,其次是细分市场。
 
 
  市场如何细分呢?首先,我认为“两客一危”政策下的市场是一个中小规模的市场,实际上还有一块很大的市场——物流车辆,也就是货车这一细分领域是亟待深入挖掘的;其次,还有泥土车、搅拌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这些专用车辆的细分领域。市场越是细分,其可盈利的利基市场空间越大,产品也就越需要专业性和针对性。其实,商用车领域的每一个细分市场都能做到上市,这就说明了:这个市场不是小到只能容下一个企业,而是大到可以容下很多企业共同发展。
 
 
  为什么需要创新?产品有生命周期,行业有生命周期,甚至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就像车载导航这一领域,实际上也已经到了成熟期,产品技术我们认为已经很成熟了,在这一阶段,不管是应对更新换代、同行竞争、可替代产品,甚至产业的低端破坏,都需要技术创新,也只有技术创新能应对这些危机。所以,创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路。
 
 
  Q记者:如何避免同质化?如果其他企业模仿华宝科技的产品,然后低价抢夺市场,您觉得如何应对?
 
 
  曾宪祎:同质化、模仿、低端破坏是每一个产业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要让自己的产品有市场有口碑,那就需要你对用户有较高的敏感度,深入了解用户体验的满意点与不足点;同时要对大行业前沿产品、技术保持一种敏锐。所以,应对竞争有三点:关注用户、技术积累和产品创新,这三方面缺一不可。不建立自己独立自主的研发体系,企业很难长久地应对竞争。
 
 
  在市场中竞争就要了解市场环境。现在很多专家认为定位监控市场是发展比较成熟了,我认为还不够成熟,为什么呢?前期政策在推动整个市场,但作为客户、用户来讲,实际上最初是在跟政策在走;随着市场的发展,现在企业除了满足政策需要的同时,也需要把个性化需求融入到产品中来。
 
 
  Q记者:您觉得定位监控这一领域在国内国外的发展中有什么差异?中国有高端产品吗?
 
 
  曾宪祎:定位监控产品国内外的差异主要在产品品质这块。我们现在有两方面的技术是行业领先的,但是跟国外的产品一比,他们在品质上确实要比国内的产品高出很多。现在国内的高端市场主要是国外的产品。
 
 
  其实很多前装市场对产品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在200个产品里抽检1个设备出问题,那么整批产品都会退回去,所以这就推动我们把产品做得更好。做高端需要提升品质,在避免产品出错率上就要严格要求。这两年华宝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论证,花了不少功夫。比如说在加工管理上我们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流程管理方法,ISO9000,ISO10000,ISO18000、7S(就是在5S上增加了安全和节约措施)……这些流程方法是非常严谨有效的,它对整个加工制造过程、供应链、价值链的监控有很好的帮助。
 
 
  Q记者:做高端保品质品牌与做低端保市场,多元化与专业化,如何权衡这些竞争策略?
 
 
  曾宪祎:不管是选择高端还是低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我们的战略都是根据市场来定的。
 
 
  我觉得发展高端和低端这两种产品是一种互补的关系。高端意味着曲高和寡,投入大利润也更丰厚,但是高端的市场份额不大;做低端面向用户更多一些,成本低利润薄,但是客户资源广,这两种战略是各有利弊。我们的产品不会刻意走这两个极端,依市场而定。实际上华宝的产品都是一系列的,也有高中低端产品之分。
 
 
  关于多元化与专业化,也是根据市场来定。商用车市场基本是一个记录仪、一个部标机,这两个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如果想在这个市场占更多的份额,那就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了,层次化了。商用车市场做得越专业当然越好,比如说针对搅拌车市场我们就做一个搅拌车的市场应用,针对出租车市场专门做一个出租车的市场应用。
 
 
  “我希望车联网像移动互联网一样百花齐放”
 
 
  Q记者:现在车联网很流行,您能谈一谈吗?
 
 
  曾宪祎:我对“车联网”这个概念不是完全认同,更赞同另一个概念“汽车移动互联网”,因为它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你的产品应用是面向用户的,那么企业自己做的产品,自己觉得好不是好,你要让用户觉得好才是好。
 
 
  在2011年开始有车联网这一概念,2012年号称“车联网元年”。现在像谷歌、微软、苹果……都在做车联网的系统,车联网会变成越来越受这些行业巨头关注的一个产业。
 
 
  现在有一种趋势是汽车的“社区化”发展。每个车场都在搞车联网,而每个车场的信息是不互通的。大家出去玩一个开本田一个开大众,那些应用系统都是不互通的,车场好像建立了一个围墙,围墙里的人互通,但是围墙外的人进不去。车联网的目的不是一个信息的孤岛,而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东西,所以我不太认同这种趋势。
 
 
  Q记者:当汽车具备通讯功能后,汽车会成为人的第二个ID身份吗?华宝有这方面的考虑吗?您认为定位监控终端有一天会成为可盈利的广告投放终端?
 
 
  曾宪祎:汽车成为人的第二个ID身份,有这种说法。其实现在汽车本身就有一个自己的ID,以后车联网会把这些统筹起来。关于华宝涉足车联网,我个人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目前我们主要是做终端。我们希望跟运营商、跟平台商有这样一个合作。关于定位监控终端发展成广告投放终端,其实行业里现在已经有这种产品了,主要是地图图商在做。现在我们打开地图就会有旅馆、餐厅这些信息。真正做的话不是我们自己做,我们会结合地图厂商一块去做,这是一个产业链,需要大家一块分工合作。
 
 
  Q记者:近来百度、阿里、腾讯都在角逐地图市场,您如何看这种变化?您觉得地图市场会出现垄断吗?中国跟美国的地图产业发展有什么差异吗?
 
 
  曾宪祎:我觉得百度、阿里、腾讯涉足角逐地图市场的这种变化对我们定位监控产业是有利的,他们的竞争在推动车联网这个市场的发展。腾讯有一个“路宝”,高德有“行车助手”,百度有四维图新,有竞争是好的,因为我们的选择更多了。
 
 
  对于地图行业出现一家独大的垄断,我个人觉得可能性很低。
 
 
  关于中外地图产业发展的差异,我认为中国的地图发展更适合中国的文化、口味,跟互联网一样,很多商业模式是在国外形成的,但真正的发展壮大是在中国。比如像百度,它跟雅虎、谷歌还是不一样的,它更适合中国人的习惯、文化需求。但是即便像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在中国已经超过国外了,但很多商业模式或者更高端的领域我们跟国外还是有差距的。
 
 
  Q记者:您是互联网出身,您觉得互联网与车联网这两个行业有什么差异?
 
 
  曾宪祎:差异很大,互联网与车联网的竞争模式很不一样。互联网行业就是用户为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将用户为王发挥到了极致,非常注重用户的个性体验、用户交互等等。车联网与互联网相比,它拥有互联网的这种势头。我希望车联网像移动互联网一样百花齐放,兼容并包。不管是车联网还是互联网,像淘宝与腾讯这种巨头竞争,对于用户而言总是好的。
 
 
  “创新就是来源于思维的碰撞”
 
 
  Q记者:能否谈谈华宝的企业文化?
 
 
  曾宪祎:华宝的价值观是:成就贵人、恪守诚信、躬身自省、抱团打拼、勇于创新!公司在确定“勇于创新”时还专门针对创新的程度进行了一番讨论,最后确定的“勇于创新”我想更能体现我们对创新的态度。创新,是体现自我价值、公司价值、行业价值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Q记者:是否大家适应了公司文化之后都会被同化呢?
 
 
  曾宪祎:这也不完全,但大家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企业文化的影响。
 
 
  接受文化其实是一个过程。一开始新进的总监同事一般刚来都会带有自己本身的一些性格,表述方式、沟通方式可能都会不一样,这会导致一些小矛盾或者冲突。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适应这种文化后,比较了解了,也都对上脾气了,工作就会变得顺利。
 
 
  但并不是说大家达成一致就不坚持己见了,并非如此,我觉得可以用“求同存异”来形容。各抒己见,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其实也是创新的一个来源和表现。大家如果都是坚持一个同样的想法,这样的创新不一定是最好的,创新就是来源于思维的碰撞。
 
 
  Q记者:华宝的文化强调微创新,什么是微创新?
 
 
  曾宪祎:微创新是在很细腻的地方创新,就是不断完善,它贯穿到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我自己这一两年来感觉公司的变化很大,办公室的环境不断有变化,同事相处也有变化,大家的凝聚力更强了。很多客户朋友来到我们这里,都说你们公司每次来都有变化,公司同事的说法是“一个月看华宝”。这种微创新让大家的自主性更强了,更有担当了,更凝聚融洽了,也更有主人翁意识了,同事们也很享受这种变化。
 
 
  Q记者:没有人买单的创新就不是创新”,怎么看这种说法?
 
 
  曾宪祎:从整个价值链上讲,真正买单的是用户,创新时我们一定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想问题,而非商家自己的角度。所以产品开发时一定要贴近用户,我们的目标也是希望做与用户零距离接触的产品。
 
 
  Q记者:您怎么用几个词语形容自己?
 
 
  曾宪祎:要有很好的心态,包容,开放。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