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通管理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市场调研 > 正文

云计算+大数据让智能交通“飞”得更高

2016-08-19 09:53:48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 童淳强责任编辑: dingzhaowei
摘要:云计算、交通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不仅会推进智能交通更加快速地发展,也将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环境,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云计算+大数据大举来袭
        云计算、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代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格局,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革命性变化。相关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云计算基础设施支出预计将以年均15.6%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将达546亿美元,这将占IT基础设施支出近一半(46.5%)的市场。
      

\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早在2012年,我国云计算就迎来了发展高峰期。当是时,全国大半省市都相继出台云计算规划,并吸引了一大批云计算企业及资本关注,似乎云计算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但当时,全社会对云计算认知还比较薄弱,甚至建设数据中心机房都被视为云计算的主营业务,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很多资源闲置。
        现在,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互联网+”计划的实施,移动设备成为人们更加方便、广泛地接入互联网的终端。与此同时,移动的特性也带来了对数据收集、分享、处理等在规模上和实时性上的新要求。而云计算作为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势必将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开花结果。
        2015年7月,华为、阿里云、浪潮、金山云等公司用一场接一场规模浩大的发布会再次掀起了国内云计算布局浪潮,然而不同以往的是,此时政府已经成为云计算产业链、利益链的核心环节。从2012到2015年三年间,国内云计算走过了成长期,在市场、技术以及产业链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而自2015年之后,云计算产业有望开启高速发展期。
        据IDC预测,2015年82%的新应用将运行在云计算平台上,到2020年云计算业务将占到所有IT系统的27%。这意味着,我国云计算产业即将迎来黄金爆发期,云计算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关注的焦点。在2015年9月22日到9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201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全方位展示了云时代企业最新方案及进展。例如公有云、私有云存储设备、解决方案,云服务,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等也将集中重点展示。
        在大数据时代,为了深挖客户数据价值,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云计算,例如阿里云、百度云以及腾讯云。而云计算也被视为IT产业第四次产业革命,为此ICT产业链也开始自建云,例如传统ICT企业所属的浪潮云、联想云等,还有专攻云计算的专业厂商,如世纪互联等。无论是BAT还是ICT企业,云计算主导者一直都是互联网公司。然而随着云计算的爆发式发展,我国运营商以及通信设备商也不甘寂寞,纷纷瞄准了政府和企业市场,进军云计算市场。国内云计算竞争已趋于白热化,正上演着一场云计算圈地运动。
        据了解,中国电信于2012年成立云计算公司,并在在国内市场首次正式提供基于虚拟数据中心的混合云服务,重点发力政务、教育、医疗、金融、园区等5个方面,布局全网“4+2”云数据中心。中国联通借力华为完成沃云SDN网络商用部署,同时在全国部署了十大云数据中心和31个省会城市云计算资源池,于2013年成立了云数据公司。截止2014年6月,中国移动在全国累计部署了超过15000台服务器和50000个虚拟机,同时成立了苏州研发中心,中移动还计划构建3000-4000人的研发团队和运营团队,以开展更为专业化的云计算研发及应用。
        而在通信设备商方面,近日华为正式宣布进入企业云市场,并公布了其企业云战略。其实,早在2008年,华为就开始布局云计算领域,当时主要以私有云为主。2010年底,华为启动“云帆计划”,正式宣布进军云计算领域;2011年10月,华为宣布成立IT产品线;2014年,华为领先的云操作系统Fusion Sphere 5.0发布,并已经构建了从云操作系统到服务器的硬软件产品线。中兴通讯早在2003年就开始涉足云计算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并有望凭借先天的电信业优势在未来的云计算技术中保持领先。而爱立信也已经成立了大约1.1万名员工的云计算部门,并完成了产品布局。爱立信甚至还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让云计算成为爱立信最大的营收业务单元,期望打造“第三条增长曲线”。
        从BAT到ICT企业、从三大运营商到通信设备商,在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时代,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云”的身影,例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汽车以及智能交通等,而云计算与大数据也互为表里,成为目前信息通信领域最具活力的发展方向。在国务院批准,工信部主办的“201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国内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通讯等设备商以及互联网公司将展示其云计算最新方案或最新终端产品。随着基础架构的建立,云服务有望成为信息通信产业下一个爆发点。
 
智能交通“飞”得更高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海量数据存储和高效计算能力,将实现交通管理系统跨区域、跨部门的集成和组合,将会更加有效地配置交通资源,从而大大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而且,交通大数据分析将为交通管理、决策、规划和运营、服务以及主动安全防范带来更加有效的支持。此外,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分析为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提供新的理念、模式和手段。
        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立足国情,运用新技术手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是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来说,重点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升交通感知智能化水平,完善网络化的交通状态感知体系。感知是一切数据来源的前提。“十二五”时期,要突破车路状态感知与交互等关键技术,包括车辆动态组网、状态实时获取、环境智能感知、车路信息交互等一批前沿技术,提升交通运行监测能力和水平。要建设覆盖主要道路、公交场站、高速路口、轨道交通站点、综合运输枢纽的数据传感网络,形成全路网智能监控体系。要推动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民航、铁路、交管、气象、消防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为交通大数据分析提供海量数据基础。
        2.加强交通数据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标准化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智能交通系统的接口规范和数据标准体系,为跨部门、跨区域的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加强数据安全防范措施,提升数据监管和保护能力,维护数据的安全使用。综合交通相关的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数据仓库”,整合交通数据资源,建立综合性立体的交通信息体系,形成智能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提升交通数据资源的整体性服务能力。
        3.创新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交通系统高效运营和管理。基于交通数据资源互联共享、标准统一的原则,构建完备或准完备网络化交通信息环境,实现跨区域、跨模式的大范围出行调控、网络化诱导的协同联动控制。以互通的交通信息平台为基础,形成城际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系统的协调运行体系,强化交通运营管理的整体性功能,通过多个交通部门的相互配合,实现步调一致的协同管理,为交通运行高效有序、居民出行安全便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4.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一代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改善和提高公众出行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为满足公众出行多样化、个性化、动态化交通服务需求以及交通应急救援、跨行业综合交通服务需求,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大力推进个性化的移动服务发展,并创造新型商业模式,鼓励交通管理、载运工具制造、信息产业等多方组成联盟,一起推进新一代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让民众“随时随地”享受到交通信息智能服务带来的便利。要建设跨区域、多模式的综合交通电子支付系统。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建立全国联网电子收费结算体系网络信任平台,建设国家高速公路联网电子收费清分结算和客户服务体系,实现全国范围跨区域电子不停车收费服务。加快交通一卡通跨区域、跨行业的互联互通,实现出行中的便捷支付。推动公路与城市车辆收费一体化,实现交通需求管理的科学化,并最终形成跨区域、多模式的综合交通电子支付体系,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
        5.构建并完善智能交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强智能交通科技产业创新联盟平台的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注重协同创新,提高企业技术集成能力。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扩大智能交通科技开放合作,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交通数据采集、更新、共享和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各相关方在数据质量标准以及信息交换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公益服务与市场化增值服务相结合的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将交通运输各利益相关方通过价值链连接起来。交通信息按照市场引导、价值驱动的方式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流动,并逐步形成新的市场和营利点,加快交通信息服务的产业化进程。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发生重要转变,而互联网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在经历了成长期之后,国内云计算产业集中爆发,多数部门、地方、企业等纷纷搭建自己的云平台,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云”吗?云计算打破了传统资源及硬件限制,旨在为企业或个人提供更加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而从目前国内发展态势来看,云计算还存在重复建设、利用率等问题,与国外相关产品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云计算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能交通作为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集成应用的产物,也为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提供率先应用的环境,并为其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云计算、交通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不仅会推进智能交通更加快速地发展,也将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环境,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