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持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独具特色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也正式亮相于世界,并将同目前垄断中国国内导航产业95%以上的GPS展开正面竞争。
然而,面对差距悬殊的竞争对手,北斗的未来之路并不轻松。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激活相应市场已经成为北斗的当务之急。
8年后国人生活离不开北斗
1月8日,北斗星通股价持续大幅拉升,开盘后快速上涨,股价也再次涨停。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持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这种有着独特源定位和短报文特色服务的导航卫星系统正式亮相于世界。正是接二连三的利好消息刺激了北斗星通股价的持续攀升。而最新消息显示,北斗将同目前垄断国内导航产业95%以上的GPS展开正面竞争。
据报道,北斗的技术层面在竞争中独具优势。
在此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新闻发布会上,北斗在表示北斗天基体系亚太区组网基本完成的同时,还明确了其总体性能和GPS相当。业内人士也认为,北斗除在定位、导航功能方面不弱于GPS外,其授时功能主要应用于金融、电力以及通信等领域,北斗授时精度能达到10纳秒的级别,其特有通信功能有望成为无线移动通信的重要补充。8年之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北斗志在将中国用户从GPS手中抢回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李祖洪对媒体表示,到2020年,每个人的生活都将离不开北斗。
市场将达5000亿元
除了出于国家战略安全考虑,广阔的市场更是北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着眼点。可喜的是,相应的市场空间足以令不少产业眼红。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就曾表示,2012年卫星导航产业已经超过1200亿元,将来中国该产业会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市场人士也认为,作为科技含量极高、人力资本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导航卫星产业化的市场空间极富想象力。
业内的共识是,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带来转机。国家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也都力推北斗系统——《地理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及《“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都将北斗系统作为重点工程予以大力支持。
北斗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认为,未来两年内,中国将迎来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的高潮。
市场对北斗的认可程度更是非同一般。二级市场上,卫星导航概念股纷纷大涨,截至8日,北斗星通、国腾电子、海兰信、中海达、信维通信、北方导航、华力创通等7股相继涨停。
关键仍是激活市场
市场十分宽广、产业空间可观,但却并不意味着北斗就一定在市场中出奇制胜。虽然当下北斗自信满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北斗与GPS同台竞技绝非易事。
据《人民日报》分析,目前,在全球导航定位市场中,GPS处于垄断地位,规模超过数千亿美元,成本低,技术成熟,占据中国导航定位市场约95%的份额。北斗当前却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仅有数亿元。
同时,从需求方面来看,北斗用户仅有13万多个,GPS用户则超过1亿,两者差距悬殊。从供给端来看,北斗仅有40多家用户机研制生产企业,7家分理服务专业公司,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知情人士透露,“就是这几十家企业,许多都活不过两三年,大部分亏损。”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北斗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无序状态,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业环境恶化。如果这种“小散乱”现状不能加以改变,今后别说与GPS竞争,自己就把自己打败了。
用户市场尚未真正启动、配套产业政策支持不到位、市场发展不规范。显然,北斗若想真的拥有“北斗星”般的权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激活市场则是当务之急。
评论人士认为,及时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性推进民用化,并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或许是北斗占领市场、走向成熟的可选之路。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