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海外ITS > 正文

国内云计算遍地开花 良性发展是硬道理

2013-08-02 11:22:21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云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涉足云计算领域,中国国内也是在各产业链的共同推动下掀起一股强劲的“云计算”热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试点城市在带动下,全国各地政府都开始筹备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

  随着当今世界云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涉足云计算领域,中国国内也是在各产业链的共同推动下掀起一股强劲的“云计算”热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试点城市在带动下,全国各地政府都开始筹备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


  但是我们冷静下来观察,在不断持续升温的云计算背后,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不足,宽带网速跟不上脚步,服务种类有限,产业链不全面这一系列诸多问题都在牵绊着国内云计算的发展。近一两年,我国地方城市经历了跃进式云计算发展,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继2010年被列为我国首批云计算试点城市后,五个城市率先在全国铺开云计算建设。


  云计算百家争鸣


  据可靠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广州天云计划、深圳鲲云计划、重庆云端计划、宁波星云计划、无锡云谷计划、苏州彩云计划等众多云计算项目正在红红火火的展开,参与祥云工程的中外企业已有100多家,以“基金+基地”的运作模式,闸北区着力打造上海云计算产业基地,集聚云计算企业近百家,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在深圳也已经建立起云计算相关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实验室8个,重点实验室1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个。


  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开放条件已经具备,各云计算公司也纷纷嗅着气味参与进来了,阿里云、百度、新浪等互联网企业,神州数码、华为、浪潮、曙光等一系列IT设备厂商,还有国内运营商等企业纷纷聚焦云计算。在面向企业和开发者的PaaS云平台国内发展的脚步还是很快的,此外,华为、神码、浪潮、曙光等ICT制造商在云计算专用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企业私有云解决方案等领域也是收获颇丰。许多运营商也开始向IaaS服务商转型。


  国内云计算遍地开花


  据了解,上海市云计算发展主要以企业为主体,并由企业推进来发展云计算产业。目前上海市政府一些政府外网数据交换服务由东方有线等公司云系统承接,同时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也以企业为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号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设立并招收软件工程硕士云计算方向,帮助学校招生以为更多的企业培养云计算专才,同时配以“基金+基地”模式,在2012年认定10个云计算示范项目。


  企业纷纷示好云计算


  广州地区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时,发挥了国家信息通信枢纽优势,大力推进“光网城市”、下一代广电网、第四代移动通信网和传感网络建设,实施“千兆进企、百兆到户”的宽带工程,全面推进泛在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低碳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规划建设一批集计算、存储、平台、服务于一体的新一代云计算中心,提供多层次云计算服务。


  并且,在云计算技术与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融合方面,国内的云计算企业和厂商也是在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络教育、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资源整合项目也使得云计算在服务方面有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基础,面向社会大众的智能电网、节能减排、地理空间信息、智能交通等云服务也深入人心。


  云计算良性发展是王道


  真正的云计算不在于建设产业园的数量多少,装备服务器的数量,而是在于用最少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的需求,知名的IT巨头、风险投资商,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打出云计算的招牌建设高新开发区,并吸纳云计算产业群体进驻。如此看来,云计算俨然已经成为地方拉动经济的"新引擎",但我们还是应该对云计算有一个长久、良性的规划。


  现在许多厂商都在宣传大力发展公有云,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各地区各城市有着自己的不同的地理差异、地域文化差异,因此对于公有云的建设也就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公有云理应是全国、甚至全球的。没有规模效应的公有云会造成成本昂贵,效益骤降。但是中国不同省市单位之间的协同没有可参考模式,每个地方都希望公有云的“中国梦”在他们的地盘梦想成真。重复投资建设,没有核心竞争优势,这样的公有云很难成功。


  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长,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云计算产业面临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宽带不宽、服务种类有限、服务规模不大、产业链不全等诸多问题。


  在云计算产业收费的问题上,随着未来大带宽、大数据、推进云计算应用、推动基础性、系统性信息服务等云计算服务的快速发展和兴起,当用户和大众能够切身感受到云计算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时,各云计算厂商再收费也不迟。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