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已经得到多项政策扶持,未来随着扶持力度加大,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产业链相关公司将持续受益。
智能交通对信息通信需求强烈
正是由于智能交通具有如此明显的网络属性,智能交通对通信的需求,在感知、控制、服务各个层面都是非常强烈的。现在的感知设备五花八门,通信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感知设备和通信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也因此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时的首要问题。另外,从控制的角度来讲,交通控制网络和传感网络对通信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前者更强调安全、可靠。从服务网络方面看,主要还是对通信带宽和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另外也存在互联互通问题,因为交通服务手段多种多样,用户接收的方式也各有差异,数据流量、数据流形式、数据量的实效性都不一样,对网络的要求也不一样。值得强调的是,尽管现在3G网络的应用已经比较多了,但是对于智能交通的要求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在采集道路和路口的视频信息时,3G网络已经暴露出带宽不足的问题。
面对智能交通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对信息通信的强烈需求,电信运营商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据了解,中国联通已经推出了车联网信息服务支撑平台,它不同于普通的车联网平台,中国联通作为信息化提供商、集成商,没有去做一个传统的CP给车辆直接提供服务,而是作为一个支撑平台,希望把SOS救援服务、呼叫服务、内容提供服务整合起来,一起推向车企和需要服务的人,打造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的产业链。在物流领域,中国联通建立了由56个核心节点构成的企业云平台,推出了物流云平台服务,为交通物流企业提供基于移动OA的销售管理、车辆管理应用系统,并和企业的内部系统进行对接。
中国电信在2012年就与交通运输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交通信息化规划行业信息技术、研发基础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建设,在交通信息化行业应用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国电信已在上海、南京建立了两大交通行业信息化研究基地,以及针对乘用车、商用车市场,结合预装、后装不同需求打造的专业交通信息服务团队。其中,上海基地主要聚焦乘用车前装业务,携手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车联网基地,积极开展与各大汽车厂商的战略合作,已与上海通用、深圳BYD等开展合作。日前,中国电信车联网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在江苏无锡首发上线,无锡、南京已有2000余辆汽车安装此系统。
车联网成发展新动向
车联网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实时跟踪、监管车辆运行状况等。和物联网一样,车联网的基础与是传感器,加强传感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将交通信号、摄像头、拥堵路段报告、天气情况等信息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汽车与道路的"互联"。通过个道路、技术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实现汽车、道路、人的有机结合,真正形成车联网。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将车联网项目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应用,第一期资金投入达百亿级别,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领域。解决车与车,车与人的联系,并不会对交通有很好的改善,而智能交通的应用,对城市交通,对出行是最有效。就拿深圳来说,深圳"车"的保有量在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但深圳的交通压力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最好的,而深圳的交通并不是靠车联网来实现的。
车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方面对速途网表示,目前,一辆普通轿车约安装100多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传感器甚至多达200余只,车联网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智能交通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
科技部网站7日称,德国"安全智能交通德国测试现场"项目承担单位近日宣布完成迄今世界最大规模的智能安全交通技术现场测试。该项目通过采用"汽车-物-网络通讯系统",将汽车与汽车、汽车与基础设施相互联成网络,显著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行驶的安全性。据估算,如果为所有车辆装置这种无线网络通讯系统,德国每年可节约费用110多亿欧元,其中事故损失费65亿欧元,因减少行车时间和环境污染等节约49亿欧元。
据了解,智能交通在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智能交通的应用率达到了80%以上,2010年美国的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日本1998年到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到525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的投资为750亿美元,车载设备的投资为3500亿美元,服务等领域的投资约为2000亿美元。欧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了1000亿欧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智能交通概念股值得关注
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GPS、地理信息和系统集成环节。投入智能交通产业的企业大体可分为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平台运营商。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将带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而其中集成是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值得关注。
A股上市公司中,系统集成商包括银江股份、易华录、中海科技、皖通科技、捷顺科技等,设备提供商包括大华股份、海康威视、迪威视讯等,内容提供商包括四维图新、超图软件、数字政通等,平台服务商包括启明信息、怡亚通、天泽信息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