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设备管理问题
尽管智能交通在中国提出并发展了很多年,但其在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拥堵”问题上依旧华而不实。
日前,在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近期发布的一份拥堵城市排名中,中国大陆拥堵最严重的城市是重庆,其平均拥堵指数为38%,全球排名第12,而早高峰的拥堵指数高达82%,全球排名第二。同时,全球拥堵前三十名的城市中,中国大陆有十个城市上榜。
随着中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镇化和汽车普及进程的加快不断加剧各大城市的交通供需矛盾,而随着中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供需矛盾也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堵车”已不再是北上广一线城市的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融合多种现代交通、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服务手段,被认为是解决日趋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智能交通成为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且已经在一线城市发挥巨大作用。经测算,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可减少30%以上,并能将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提高50%以上。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的发展,集成化、信息化已经成为ITS显着的特征,ITS子系统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流诱导、出行者信息、紧急事件管理等本身存在强关联性,协同运作是必然趋势。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能实现网络化管理、信息共享,充分提升各子系统的效率,在交通组织优化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信号控制、交通诱导、交通信息采集、非现场执法等智能化手段,挖掘道路潜力,充分利用道路资源。
但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在建设和运营方面经常会碰到一下普遍问题。
海量设备管理问题
随着系统规模扩大,前端设备点位增加,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管理人员仅忙于应付设备故障,无暇他顾。
以电子警察系统为例,目前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实现了电警设备在重点路口、路段的全覆盖,建设规模均有上千台摄像机及相应的控制设备,由于各厂商产质量量良莠不齐,前端设备实际完好率不高。设备故障未暴露,或暴露但没有得到及时维护的现象非常严重,给业主造成了大量的投资浪费。
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
国内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在缺乏标准的条件下,许多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自成体系,缺乏应有的衔接和配合,标准互不统一。即便在城市内部,道路上的传感器标准也非常混乱,因为传感器设备生产企业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标准和规范的混乱妨碍了交通数据的获取,从而无法进行交通流的分析和预测。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方面,各省或地区内建设的网络一卡通或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没有统一指导和标准,为将来的全国联网造成了困难。
2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
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
智能交通系统复杂度和整合程度越来越高,而系统的健壮性却没有同步提高,往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出现。
以某地级市为例,智能交通系统由近200台服务器和2千多台前端设备组成,包括信号控制、交通流量采集、交通诱导、电子警察、卡口等子系统,数 据要和省级交管平台、区县级交管子平台、公安业务集成平台等系统相连。系统具有流程复杂、业务系统众多、客户端分散等等一系列特点。业主竭尽全力为了保证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但还是经常出问题。系统及网络结构复杂是一方面,业务系统众多无法“照顾”过来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数据源的质量
智能交通应用需要高质量的数据源,而目前设备长时间运行的性能得不到保证,数据质量不高限制了智能交通业务高水平的扩展应用。
现代化的交通诱导和交通信号控制需要实时准确的交通流量数据以供交通状态判断以及短时交通预测使用。而由于目前系统健壮性不足,难以自行判断数据质量,从而使得交通诱导和信号控制系统不能发挥预期效用,从而影响了整体智能交通系统的投资价值。
信息安全问题
由于智能交通兼具交通工具带来的移动特性和通信传输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两方面的特点,它也就集成了无线网和移动网两大类型网络的安全问题。然而,当前针对智 能交通的研究还只是偏重于其功能的实现,忽略了其信息安全问题。实际上,无论是从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各个环节,智能交通都存在严重的信息 泄露、伪造、网络攻击、容忍性等安全问题,亟须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尽管智能交通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交通拥堵的现状,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现阶段,智能交通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尤其是在国内,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智能交通产业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而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智能交通在中国拥堵的交通现状面前依旧是难以发挥其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