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上市公司 > 正文

科大讯飞2020年营收130亿元,2035年目标营收千亿元,底气何来?

2021-04-22 17:23:50 责任编辑:
摘要:4月19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和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创下了科大讯飞上市12年以来的最好成绩记...
4月19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和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创下了科大讯飞上市12年以来的最好成绩记录。

\

 

 

2020年,科大讯飞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29.23%;归母净利润13.64亿元,首次突破十亿大关,同比增幅达66.48%,是营收增幅29.23%的两倍有余;经营性净现金流22.71亿元,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4月20日,就在年度报告披露的第二天,科大讯飞延续一贯传统,以“线上+线下”视频直播的形式,召开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刘庆峰、总裁吴晓如等公司管理层与数百名投资者面对面,全面解读年度业绩情况,并就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

 

整体业绩情况

 

2020年科大讯飞从人工智能战略1.0阶段进入2.0阶段,从应用探索期进入AI红利兑现期。

 

从2018年至2020年,科大讯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42亿元、8.19亿元及13.64亿元,增幅分别为24.71%、51.12%及66.48%,净利增长明显提速。

 

而营收从2008年的0.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3.64亿元,上市12年,科大讯飞净利润增长超18倍。

 

此外,2020年科大讯飞实现毛利58.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69%,人均效能持续提升。

\

 

 

从四个季度的业绩来看,Q1的业绩受疫情影响,市场销售和现场交付工作未达预期,相比2019年同期略有下降,达到14.09亿元;

而从Q2开始,重点布局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业务,业绩实现翻倍攀升,在Q4达到顶峰,营收为57.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10亿元。

科大讯飞表示,教育业务、智慧城市业务等主要面向学校、政府等企事业单位及规模较大企业,在项目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如上半年规划论证、年中或下半年实施。

从近两年各季度经营情况来看,亦呈现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低,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较高的特点。

\

 

 

梳理科大讯飞营业收入构成,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核心赛道贡献及增速可圈可点。

智慧教育依然是科大讯飞的业绩主力,实现收入近42亿元,营收占比达到31%。

去年,科大讯飞将智慧政法BG与智慧城市BG合并成立新的智慧城市BG。年报显示,智慧城市业务营收达38亿元,营收占比29%。此块业务首次成为公司第二大业绩来源;

\

 

 

再次,平台及消费者业务营收近31亿元,占比近24%。而智慧医疗、智慧汽车、智慧金融和运营商业务方面,虽然营收占比不多,但从布局来看,智慧医疗营收同比增长69.25%,或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

关于业绩增长原因,科大讯飞在公告中称,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快速形成线上业务的应用习惯,公司相关业务能够较快适应环境变化,获得了更多快速增长机会。

在2021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营收约25.01亿元,同比增长77.55%;净利润约1.39亿元。

\

 

▲科大讯飞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

 

 2035年营收目标千亿元,动力来自哪里?

在2021年2月的科大讯飞年度计划大会上,科大讯飞提出未来五年要达到“十亿用户、实现千亿收入、带动万亿产业生态”的目标。

对此,业界一直关注,科大讯飞在五年内实现千亿收入的底气从何而来?

在4月2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作出回应称,“其实千亿收入目标的实现是以讯飞现有主要赛道的内生式增长为主的,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刘庆峰表示,“十四五规划”末,科大讯飞要达到1000亿元的收入,是指当年,而非累计。

他预计千亿收入当中,大概有1/3左右来源于教育业务;1/3来源于数字经济转型业务,如电子政务、医疗、司法等领域;还有1/3来自于消费类产品。

“如果以2020年营收为基础,每年实现45%的增长,大概‘十四五’末我们的营收规模就会到1000亿,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家还是很有底气的。当然,过程中一定还有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刘庆峰坦言。

刘庆峰认为科大讯飞营收破千亿的动力主要来自两点:

首先,教育和医疗的应用是穿越经济周期的,是基本刚需。中国每年GDP有4%用来投资教育,有6%-7%用来投资医疗。在后疫情时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补足基层医疗短板,进行智慧化疫情防控,这都是国家需要的。科大讯飞的教育和医疗业务的发展路径是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

其次,数字经济转型本身利好人工智能产业,而在人工智能产业中,虽然有一些新的独角兽公司,但这些公司只做单点的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和品牌公信力还没有构建起来,因此很难在数字经济转型时代做重大的项目。科大讯飞可以从中获得机遇。

刘庆峰还提到了科大讯飞的短板。他说,科大讯飞做了22年,营收才到130亿元,公司很多人从高校科研院所出来,把技术成果变成产品需要一个艰难的跨越,把产品变成商品又是一个艰难的跨越。

“我们现在必须要认识到,做长期持续的产业,不仅要有科研的规律,还要有市场的规律,还要有管理的规律,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补齐的。”刘庆峰说。

对于如何补齐不足,刘庆峰认为要做到三点:

第一,学习华为以及其他互联网巨头等公司,把市场攻占下来,形成独占性优势。而科大讯飞在此方面比较柔和,比较学院派,因此要加快战略执行速度,加强攻击的“狠劲”。

第二,从整个产业特质看,科大讯飞的合肥中心最关注源头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但在商业层面,产品化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刘庆峰说,做消费类产品一定要到深圳,产品的规划和设计要在北京,做好全国的区域布局,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公司的战略意图从高层传达到各级干部,再到基层员工,在执行力上还与业界一流公司有很多不足,在管理上要跟进。

除了教育以外,科大讯飞的各行业赛道多点开花,2020年均取得突破。

比如面对“造车新时代”,科大讯飞的汽车人工智能交互平台在语音交互市场有一定的占有率。

\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在业绩说明会商表示,科大讯飞在汽车领域提供了几方面产品:

01 是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即汽车厂商把讯飞的核心技术套件拿去后,在汽车上开发各种语音控制交互及各种息服务。保时捷、奥迪这些跨国品牌也开始越来越多的用到讯飞的相关技术。

02 是做完整的息交互的系统。越来越多的车厂希望讯飞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款语音或人工智能开发的套件,更希望讯飞给他们提供一个息服务的完整系统。他们觉得从成效和持续服务来说,更有保障,而且效果更好。

03 是给车厂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汽车厂商把车卖出去后,希望基于讯飞给他们做的汽车息服务系统,把车内和车外打通,用讯飞的产品提高车厂面向用户持续服务的能力,使车厂未来面向数字化转型有更多的数据支撑、系统支撑。

吴晓如说,汽车产业下一步最重要的要智能化,从产品的角度,讯飞与车厂的合作会越来越深入。

因为讯飞来提供开发套件,更多的给车厂提供技术支持,现在延伸到整个汽车上的息服务系统和面向车厂数字化转型,讯飞需要给车厂提供这种运营,所有现在和车厂的连接关系会越来越密切。

“我们是传统车厂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和数字化重要的技术合作伙伴。”吴晓如说,讯飞和华为这些厂商在核心技术层面有很多合作,而不仅是在汽车层面。

刘庆峰补充道,科大讯飞始终认为汽车里面的语音是刚需,语音技术在车内的刚需和技术门槛非常高,讯飞要以语音交互为入口,拓展更多的AI技术服务,再延伸到更多的智能汽车服务。

目前,科大讯飞与广汽、一汽、长安等汽车厂家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工作重点

刘庆峰在业绩说明会上多次提到,“根据地业务”和“系统性创新”,将是支撑科大讯飞业绩高速增长最核心的两个引擎,也将贯穿公司未来五年的经营管理和战略指引。

其中,“根据地业务”要具备长期的经营能力、持续的增长能力、用户高度依赖以及行业的示范价值。

而“系统性创新”的关键要素是单点的核心技术跨越鸿沟、创新链条上的关键技术具备深度融合的能力、重大系统性命题的洞察解析能力。

根据年报,2021年,科大讯飞将继续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

01  在核心技术层面始终保持国际领先,用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为实际业务应用提供坚实保障,持续树立技术壁垒和领先优势;

02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规模应用,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多行业、多领域的深度结合。

03  继续坚持“平台+赛道”的产业发展战略:

平台方面,基于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已经初具规模,讯飞开放平台的AIOT生态战略已经成为科大讯飞战略的重要内容。

讯飞开放平台将持续赋能开发者,构建持续闭环迭代的生态体系,激励合作伙伴开发和推广更多的产品、带来更大的流量,通过科技赋能来实现企业内生和外延的持续增长,多方实现商业共赢和健康繁荣的AIoT生态。

赛道方面,讯飞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能力,提出人工智能应用红利的三大判断标准: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案例,能够规模化推广,能有统计数据来证明应用成效。

在消费者、教育、医疗、司法等重点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应用数据+领域支持,持续构建“刚需+代差”优势,打造高增长的金牛业务根据地,以创新优势解决社会刚需,让AI成为造福社会和公司业绩持续成长的源泉。

04  围绕公司的发展规划,2021年公司在技术研究、业务发展等方面的经营计划如下:

核心技术研究计划

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投入,通过不断深化研究和拓展技术边界实现AI技术根据地的引领: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算法研究,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基础数学原理的突破,推动AI技术新框架的演进,继续开展无监督学习、可解释学习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布局脑科学等前瞻研究方向;

在既有优势技术方向上继续深化和引领,结合场景需求攻坚多复杂场景、多语种多方言等相关核心技术,不断拓展技术边界,并通过组合式技术创新增加技术厚度、加强技术护城河,构建差异化优势;

坚持系统性创新、前后端协作,从技术引领到产品引领,持续以技术方案升级引领公司在教育、医疗、智慧城市、智能服务等行业及基于人工智能交互的消费者产品的快速发展。

产品业务计划

教育业务领域:进一步夯实平台能力,构建产品与成效的一体化;持续推进优质区域、学校布局占位;基于个性化学习的产品价值,进一步围绕教师和学生用户推进深度运营的商业模式,提升业务的营收规模。

消费者业务领域:积极把握智能硬件领域的交互变革机遇,依托公司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持续革新各类硬件场景交互体验,加速面向个人消费者、广大创业者和海量用户领域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迭代,改进用户体验,进一步加大渠道建设力度,扩大终端用户触达及规模化推广。

医疗业务领域:保持基层辅助诊疗引领优势,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安徽模式”面向全国推广,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加速智医助理在基层医疗机构 的布局和规模应用。

智慧城市业务领域:依托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持续完善以“城市超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针对“新基建”的需求,结合在各行业已经积累的技术及规模化应用基础,积极参与相关方案设 计与建设实施。

推动数字孪生城市、智慧政务、智慧信访、智慧交通等业务落地;紧跟司法体制改革进程,紧贴司法部门实战应用需求,积极拓展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深入应用。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