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背后的“战争”
想要在中国开一家门脸宽过5米的商店,而不被高德记录在案,那可绝非易事。
2013年1月8日,在北京六环外的昌平商业街,高德地图信息采集员刘帅是这样工作的———走5米,站定,举起手中的平板电脑给一家饭馆拍照,再往前走5米,拍下一家眼镜店的门脸。以这样的速度,他要走8至10公里,拍300家左右门脸超过5米的商店。
高德还有500名刘帅这样的采集员。他们每天如同工蚁一般犁过全国数以万记、毛细血管般的街道中,记录下一切“消费者可能感兴趣的地点”(业内称之为POI)。在高德地图的虚拟世界里,昌平商业街除了有世纪联华这种大型超市,“为民刻字部”、“新颖照相馆”这样的小店也被标注其上。如果你想解决一次简单的午餐,还可以考虑下这里的“阿泰包子”和“俞氏刀削面”,它们紧挨着。
地图,正成为每个智能手机里的必备工具。同时,基于地图的大数据和基于位置的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角逐焦点,手机地图俨然有成为下一个重量级入口的趋势。
被“抢单”后的转型
如果没有竞争对手的“抢单”,或许高德转型的决心还不会那么强烈。
2011年底,因为高德在欧洲导航新标准NDS上跟进不力,曾经是它金牌客户的宝马宣布在新车系中将预装四维图新的导航数据。
在汽车导航市场,高德一直主打高端车型,宝马和奥迪是其最重要的两个客户。而四维图新则在中端车市场占有优势。二者合计占汽车导航市场超过90%的份额。这次“抢单”,不仅意味着高德损失了一个重要客户,还意味着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受到了挤压。
和高德一样,四维图新同样拥有基础数据采集资质。不同的是,四维图新并没有试图向消费端转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后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导航数据、动态交通信息、车联网服务,专注于地图导航的产业链上游。
对于高德来说更大的威胁是,这个老对手已经开始在车联网上积累技术,并进行了商业化尝试。
四维图新的子公司世纪高通也签下了宝马的单子,提供路况信息服务。路况信息很多地图服务商都能提供,但要做到即时和精确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这种数据的获得和发送正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内容。
北京东三环佳程广场,宝马品牌展示厅。一辆崭新的宝马7系车上,邓福安坐在驾驶座上,旋开中控台的按钮,打开了一个路况地图。正值晚高峰,东三环显示为红色拥堵。两三分钟后,长虹桥附近愈发拥堵,但双井桥有所缓解。
“我们的路况信息两分钟更新一次。”邓福安说,他是宝马中国互联驾驶业务高级经理,是在中国组建互联驾驶团队的四大元老之一。
出租车公司是世纪高通采集数据的核心来源,因为出租车每时每刻都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行驶的路线也基本囊括所有道路,通过它收集到的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相对高得多。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