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巨头百度用几次震惊全世界的收购拉开了移动互联网的狼性征程,随着金融、安全、云、LBS的发力,传统优势的搜索的持续演进,百度终于扭转了移动互联网迟缓的印象,重新找回了中国互联网一极的风采。然而炫目的收购背后,百度的崛起更多的源自于对技术的执着积累,与阿里的公关范儿和腾讯的产品范儿相比,百度的技术范儿使其具有了巨树之下盘根错节的扎实根基,不但稳固自己的战略高地,还屡屡向传统行业发起冲击。
在极客公园主办的2014极客创新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再度阐释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特殊产业环境和时代背景,及其对于整体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冲击与变革。
百度地图是百度的明星级产品,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地图品牌”。然而在从新人迈向旗手的崛起之路上,它也遭遇过高德、凯立德等等盘踞与传统导航模式,拥有强大话语权的传统强者。无论是用户口碑、用户数量、产品成熟度、对产业链的控制力都曾落于下风。然而从Web端切入、快速积累技术、等待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最终颠覆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百度地图似乎始终游刃有余,最终市场份额成功过半也如探囊取物一般。即便曾经的领先者企图通过复制守护自己的领先地位,最终还是无法阻止百度地图的一骑绝尘。
在李彦宏看来,百度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定位技术未曾形成杀手级应用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从探索到领先的技术积累,这也将使让百度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互联网发展的太快,导致一项刚刚诞生的技术很有可能在两三年后就司空见惯,如果一家企业不能及早做好准备,就一定会被淘汰。对于百度来说,其生存之道就是技术。
一方面,百度地图在基础导航技术上的积累足以让浸淫这个行业十余年的老牌劲旅喟叹。在室外定位占据绝对主流的情况下,百度LBS团队已经意识到室内导航的商业基因和广泛的用户需求,即便在技术障碍难以突破的情况下,百度还是通过多种核心技术和算法的融合,尝试为用户提供领先的定位服务。目前,百度LBS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度34米的室外定位精度,而室内定位精度则远远超越室外,在理想环境下能达到3-5米。从使用场景来看,室外定位占据相当高的比例,然而室内定位比例低下的原因并非用户不需要,而是因为地图服务提供商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足够的精度。百度LBS认为,一旦室内定位精度取得质的提升,那么就能够随时满足如shoppingmall、停车场、火车站、机场、物流中心、写字楼等大型室内环境的定位需求,其商用的空间远超室外定位。百度地图等产品3-5米的定位精度已经能够满足商场中的商户之间、停车场中的车位之间、机场的登机口之间的区隔,而定位的连续、准确、快速也极大提升了用户在室内导航过程中的体验,使地图产品在室内真正做到了“简单可依赖”。、
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化的发展打通整个行业的“任督二脉”,而不是倚靠垄断地位对上下游企业“发号施令”也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明显区别。实际上整个地图行业的快速发展源自于移动互联网大爆炸所带来的红利,并非某个企业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推动行业发展,让整个生态与用户的需求紧密结合,要比企业短期盈利更加重要。而互联网企业最擅长的就是通过长线性的投入培育市场,不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善于投入亦敢于投入。换句话说,是将收益看作整个行业成熟的“副产品”而不是核心目标。这种心态是卖一部导航仪赚200元、卖一份导航软件赚50元的传统地图企业无法复制的。
以平台化路线推进,百度LBS同样收获颇丰——百度LBS开放平台容纳WEB端、移动端、服务端以及分行业解决方案等各类产品,共同搭建成完整的、全体系平台级接口,组成了业内最强大的LBS开放平台。在过去一年里,WEB端地图API实现132%的增长,移动端地图SDK季度平均增长108%,定位服务年增长50倍以上。目前,这些开放产品已经服务了超过23个行业、25万个应用,为40万开发者提供支持,日均定位请求多达35亿次。同时,百度LBS依托2亿多用户为开发者和企业导流,也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形成以百度地图为核心的商业闭环。
“无为而治”是老子倡导的道家基本思想,这让笔者不禁联想到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化战略——效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所有相关利益方的自由发展,不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从而实现“天下”的自然发展。对于地图行业来说,对商业模式的探索还在路上,用户的行为也需要引导,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具备控制力的企业不应该以利益为目的损害整个行业的循序渐进,而百度LBS恰恰是顺应了这样的背景才高速完成了“弯道超车”,最终站在了行业领跑者的位置。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