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卫星导航 > 芯片导航 > 正文

4G加速移动网络街景地图放大应用价值

2014-03-21 11:51:41 来源:互联网责任编辑: sunny
摘要:近日,中国联通宣布联通4G网络正式商用,至此,中国三大运营商全面进入4G时代。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入口手机地图的价值也正日益显现,地图大佬们也预测街景地图的应用价值将会得到极大的释放。
 
 
  近日,中国联通宣布联通4G网络正式商用,至此,中国三大运营商全面进入4G时代。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入口手机地图的价值也正日益显现。此前在2013年央视财经论坛上,腾讯公司董事长兼CEO马化腾就表示在4G时代街景地图的潜能将会被激发。随后腾讯副总裁马喆人也提出,在4G的大背景下街景地图会让定位更加准确、体验更加有趣。
 
 
  在2G/3G时代,对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地图受限于网络速度、流量等因素,还只是应急的作用,无法常态化使用。与现有3G网络相比,4G网络的下行速度可达每秒100M,这是主流3G网络的10多倍。得到技术层面的突破后,街景地图的用户价值和营销潜能也将会得到全面的释放。
 
 
  4G加速移动网络街景地图提供优质的本地化生活服务
 
 
  2G时代地图是“出门前”产品,3G时代地图变成了“随时用”产品,而来到4G时代地图将会是“动态型”产品。街景将成为地图的最佳表现形态,带给用户身临其境之感,这种直观的体验让地图的可用性提升了一个台阶,从基础的功能服务到休闲娱乐,再到社交分享,大大优化和改善了用户的本地化生活。
 
 
  据悉,腾讯街景地图已有123个城市上线,年底将会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地级市,资金投入将达到亿元级。除了街道、景区等室外景,还广泛用于校园、景区内和建筑物的室内景领域。现已上线了1500个景点内的区域景,950家酒店、700所高校、上百家博物馆和近百个房产的室内景,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在地图上实景旅游、逛博物馆,选择消费场所、甚至买房租房也可以直观的看到实景图片,再也不用“跑断腿”……这其中的快捷和便利自不必说。
 
 
  数据显示,腾讯的技术与产品能力在国内已处于顶尖水平,每天仅公司内部调用的数据即达40亿次以上,三分之二来自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实时定位准确率高达99.48%。在2G和3G时代,路线查询的结果是以“点”的方式呈现,4G时代则是以“动态空间”的方式呈现,画面中东南西北的指向会帮助用户更准确的定位方向。借助4G的网络优势,用户之间可以实时共享实景位置信息、更快速更准确的查询和到达附近美食、酒店、休闲娱乐等,街景导航将成为现实,为用户的出行提供极致体验,而街景这一特色功能也赢得了用户的口碑。
 
 
  除此之外,增强与第三方平台如嘀嘀打车、大众点评等O2O企业的共同合作,深化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将微信、腾讯微博、QQ空间、腾讯房产、腾讯新闻等与街景地图全面打通,进一步为用户创造更好的本地化生活服务与体验。
 
 
  街景地图强化O2O入口放大营销价值
 
 
  街景地图不仅是满足个人的视觉感,更大价值在于它强化了O2O入口。如上所说,腾讯地图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和4G网络,让实景信息能够无障碍的在用户之间传递,商家信息就可以通过动态实景向不同的用户展示,这种体验能够刺激受众的潜在购买欲望,然后通过强关系链实现最大化的口碑转换,如此一来购买力也就自然增长了。
 
 
  从地图与移动支付的绑定中不难看出,资源跨界整合是大势所趋,整合的后街景功能将会强化O2O标准形态,而带来的营销价值也不可估量。腾讯地图正在逐步的完成与嘀嘀打车的全线对接,目前已经将司机版地图更换完毕,而大众点评的对接也正在准备中,未来完成对接后街景地图将会强化定位服务和展示服务,信息将会变得更具参考价值。
 
 
  作为未来移动端O2O的重要入口,手机地图是移动卡位战绕不开的战略要地,在建设入口、终端加支付的O2O闭环的过程中,地图的明争暗斗将会越来越激烈,由于用户和市场需要长期的培育,所以对街景这个突破口的运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腾讯地图已成功抢得身位,其他家也在积极布局,未来行业也将会对街景的潜能继续挖掘,实现价值最大化。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