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速测的是瞬间速度,车载GPS测的是一秒钟的平均速度,因此存在差异。车载GPS计算速度的原理是,GPS接收器利用其输出的数据算出每一秒钟的具体经纬度坐标,然后再除以一秒钟,就是一秒钟的平均速度了。雷达测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测的是瞬间速度,误差值小,完全可以满足对交通违章查处的要求。
日前,本报报道因超速被查,的士司机怀疑雷达测速仪有问题。12月24日,长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万家丽路福元路口进行执法,违规的士现场移动测速。交警表示,雷达测速有效区域为300米,雷达测的是瞬间速度,车载GPS测的是平均速度。
超过时速才会抓拍,雷达测速有效区域为300米
上午10时许,因超速被查的牌照为湘AT5425的士司机李师傅开着的士现场测试,当他以规定时速经过时,抓拍设备并未进行拍摄。
随后,一辆黑色的丰田轿车以时速为76公里超速通过时,就看到测速连线电脑中弹出超速车辆画面,记录下车辆的信息和超速的数据。
“车辆进入雷达区域内雷达就会进行连续的速度跟踪,当检测到有超速的车辆通过时会自动启动抓拍功能。”长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周岩介绍,拍下照片时测速系统同时会将该车的违法行为、地点、行驶速度等参数和抓拍到的照片叠加一起合并保存作为证据。
“当驾驶人发现测速车再踩刹车经过时,尽管车速表上显示的车速已降低到限速标准以下,但测速设备早已记录了驾驶人之前在测速范围内的超速违法行为。”周岩解释,雷达测速有效区域为300米,的士司机李师傅当时就是看到测速警车才开始减速,其实其早已被抓拍到超速。
测速以来,因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减少84%
据介绍,万家丽路长沙县管辖的范围北起水渡河路口南至福元路口,全长7.8公里,日车流量达1.5万台左右,全路段限速60公里/小时,共设立限速标志牌6个,并在全程设置雷达测速提示牌2个。
“今年8月开始测速以来,超速驾驶现象明显减少,因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减少84%。”湘龙中队民警余诺介绍,在该路段部署移动测速车测速以来,该路段抓拍超速违法行为也由最多时的一日达1500余起下降到目前一日200余起左右,事故压降效果明显。
“雷达速测的是瞬间速度,车载GPS测的是一秒钟的平均速度,因此存在差异。”余诺解释,李师傅所说的车载GPS与交警雷达测速存在差异的原因就在这。
交警提醒,为确保出行安全,在行车过程中切勿逞一时之快,请控制好车速,同时注意沿路交通标志标牌,按规定速度谨慎驾驶。
(来源:红网)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