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长安汽车:智能交通与汽车电子发展趋势

2012-07-26 10:28:47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感谢中国汽车报邀请长安汽车到这儿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汽车角度对汽车智能化的一些看法,刚才李处长讲了很多关于汽车智能化跟汽车安全方面的内容,我都深表赞同。我演讲的题目是《智能交通与汽车电子发展趋势》。


  现在汽车方面的问题包括这么几个:交通事故频发、节能环保、交通堵塞,另外就是关于交通服务方面,一直在进步,但是还不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国都聚焦在这么几个方面来做:节能减排、安全舒适、快捷高效,这是三个比较大的目标。这里头对于主/被动安全要一体化协调,另外是能源多元化、驱动电动化、人机路系统化。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和先进安全车辆ASV。


  IT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通信、控制技术把车辆、道路、使用者结合起来,避免交通事故或减少交通事故的伤害。疏通堵塞,前段时间也开了几次智能交通的会,但再智能交通也不能完全解决堵塞的问题,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一些,这些都需要智能化、信息化。


  ASV就是先进的智能车辆,也是基于计算机、电子、信息、控制等技术,使车辆具有自动的行车环境感知及状态识别、危险状态判别及安全决策、行车危险预警及辅助驾驶、车辆安全控制及乘员保护等多种先进安全技术的车辆。如果两车靠的太近,我们会帮你踩下刹车之类的,避免碰撞。但实在避免不了了,我们就要采取措施把这个车最大限度的减速,让两个车碰撞的时候损失最小。碰撞之后,当然了,以各种形式来保护乘客,当然现在也有保护车外行人的要求。


  智能交通系统里包括车载信息系统,再进一步就是车与车的通信,把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通信,这样的话就可以控制车辆。比如说,现在有一些连环碰撞事故,就是前面急刹车了后面车反应不过来,如果我采用车车通信系统,前面的车刹车了信息传到后面车上了,后面的车就可以同时刹车,这样连环碰撞就可以避免。还有车路协同,比如交通信号方面,将来这个技术发展,我可以利用摄像头看到下个出口了,摄像头自动把字识别了,结合着GPS地图,就可以告诉我该拐了或者帮助我拐。驾驶辅助,比如我去天津不知道怎么去,前面有个车要去,我可以跟着他,接收它的信号,我就不用自己开了,这都是一些驾驶辅助技术。


  Telematics车载信息系统,由于时间限制我就不多讲了。主要包括通讯、安防、定位和信息娱乐四大类功能。这里头有很多很多东西,目前国内外做Telematics的基本上就这些内容。Telematics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后续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加入,因为未来车辆毕竟越来越多,汽车服务会是个比较大的行业。这里面OnStar是这方面的先驱。


  将来我们需要把车、路、人之间都联起来,也就是车联网。我们作为主机厂我们这么看车联网,目前主要是指以为驾驶员提供定位导航、安防、娱乐等服务为主的Telematics系统,该系统通过CDMA/3G等通信技术,使车载终端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基于呼叫中心的信息服务。将来,进一步会有一些安全控制,高速路上车与车可以防碰撞。控制车辆,现在作为主机厂都已经做到了。但是车与车之间的及时通信,长安参加了一些国家863计划,目前还在做,国外成型的产品也还没有。


  驾驶辅助,包括超速预警、危险路段的识别、安全驾驶预警、弯道预警,另外还有很多很多的预警技术。交通安全事故在国外统计,90年统计中国排在第九位,预计2020年应该排在第三位,我们希望利用汽车智能化、汽车电子技术,把交通事故的伤害往下降,希望不要排到第三位了。


  影响汽车安全的因素,由于时间关系我就大概说一下。开车是一个人在开,他有他的经验,另外还跟他当时的状态相关,比如说他生气了,比如说他吃了感冒药,或者喝了酒,这都会影响对车辆的控制。另外,道路的标识、道路的路面状况,以及周围的环境,还有法规,比如有些地方允许你红灯右拐,有些地方不许,再有就是汽车结构,这些都会影响汽车驾驶员犯错误的原因。这里我们做了一下划分,驾驶员的措施是76%,所以我们要用驾驶辅助这套系统来帮助驾驶员尽量少犯错误,我们并不反对驾驶员有乐趣,但是有乐趣的同时要保证安全。这里是一些主动安全技术的介绍,绿色部分是地盘主动安全技术,橘黄色部分是侧向主动安全技术。


  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