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于伟国:破解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引热议

2012-09-10 10:28:09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惠民举措】


  破解“行车难”


  厦门市岛内拟规划新建12条道路;打通原有28条“断头路”;拟建设9个下穿通道;确立公交优先;打造智能交通系统;拟开通多方向进出鼓浪屿水上线路、设立环厦门岛和岛内岛外的水上旅游交通线。


  破解“停车难”


  近期拟规划建设20多个立体停车楼;增设路边停车位;拟出台鼓励新建筑多层次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的政策;探索实行错时停车。


  破解“行路难”


  岛内先在区域内规划建设慢行系统,再进行全岛有机串联;岛外要按照“四高”标准,科学规划建设系统、生态、实用的慢行体系。


  巨大的人流、车流不仅考验每一个出行的市民,更考验着一个城市对道路通行和环境指数的承受力。这是一个城市欣欣向荣、迅速发展的结果,但同时,它又在限制城市更进一步的繁荣兴旺。破解交通难,并不像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只要修更多的路就可以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路面不可能无限拓宽。尤其在今天的“汽车时代”,“路”、“车”、“人”三个主体的相对关系,都决定着解决“交通难”的成效。


  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保障改善民生,多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惠民重大政策与举措,省委常委会近日又召开会议,对民生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一个多月来,市委、市政府就破解交通难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专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高度重视建议征集,认真了解群众意见,还召开会议专项研究。他指出,这些意见和建议很有启发,很有针对性,很有建设性,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切实做到倾听民声、凝聚民意、汇集民智。


  9月5日,于伟国又就破解交通难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破解“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的多项举措,持续引发全市上下广泛关注和市民群众热议。大家认为,这些举措是全方位、多层面,兼顾眼前和长远的“组合拳”。


  民主党派:得民心暖民心


  厦门在稳增长的同时不忘促民生,于书记亲力亲为,多次深入调研,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


  破解交通难一直是我市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热点话题之一,不久前,在厦门日报举办的“为又好又快推动六项民生大事积极献计献策”座谈会上,各民主党派就破解交通难提出了不少建议。


  于伟国此次在调研中提出的破解交通难的系列举措,再次在我市各民主党派中引起强烈反响。


  “破解交通难是当前重要的民生问题,厦门在稳增长的同时不忘促民生,于书记亲力亲为,多次深入调研,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民革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马明炬说,于书记体恤民情,下大力气破解交通难,这是得民心暖民心的举措。马明炬说,这是真正从我市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出发,针对城市形态结构,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他建议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强制执行商业网点和各种生活配套服务的配建标准,减少居民生活出行的交通量。适当控制小区规模,均衡城市交通负荷,避免交通需求过于集中造成周边道路“过载”。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智能交通建设水平,当前首先要在主干道的相邻路口实现交通信号“串联”管理,保障直行车流迅速通过。


  “破解交通难,和民心、顺民意,于书记对这民生问题抓得早、抓得准、抓得实!”民进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吴丽冰说,城市交通问题包括“路”、“车”、“人”和“政府的管理与政策导向”等许多方面。她建议,当前要努力转变交通运输方式,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提高交通效率、提升交通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尤其要采取行政、经济手段减少或限制社会车辆上路需求,这也是国外解决交通拥堵的成功经验之一,值得我们借鉴。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