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私家车就像读杂志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交通运输是能源资源消耗的大户,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更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支持。城市交通是未来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难点与重点。城市的核心区往往交通网络密度高,交通的机动性强,平面道路网络、立体交叉设施、地下地面轨道以及公共交通系统等十分发达,同时城区往往是人口密集、建筑密集、车辆密集之处,旅客运输的不均衡性较强,再加上货物运输的小批量快递化,使如何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成为最大难点。
现在城市交通面临的一个怪圈就是,因为公共交通服务不好,所以大家都要开小汽车,小汽车开多了,又对整个交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借鉴国外的经验,城市交通是就是要靠公共交通。一方面要加快公交设施包括轨道交通建设,在公交领域推广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另一方面,还要对小轿车的使用要加大限制力度。
对于私家车使用,应该强调两点:
第一,不反对购买汽车,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属于人的自由的、发展的需求,有了汽车以后,活动范围可以扩大很多,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第二,不反对使用,但也要有节制使用,否则整个城市将陷入严重的交通拥堵,无法支撑这样的使用方式。
因此,对于用车人,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对车有需求不意味着天天有需求、事事都需求。这是一个思想观念的转变。就像读杂志和书一样,不可能全部都看,至少大部分不会都仔细看,或许只看有用的部分。
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出台限制小汽车使用的措施,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是行政措施,比如上海、北京等城市采取牌照拍卖、摇号;还有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经济手段,比如北京对三环内占道停车实行累进加价制度以后,在短期内就看到了明显效果。当然,如果使用经济办法就一定要有强有力的手段去维持规则和秩序,该罚的罚,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性。
用经济手段调节有两个作用。一是反映车辆使用的真实成本,包括购置成本、燃油成本、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成本、道路资源占用成本等。二是反映出政府的态度和社会的导向,最终形成一个认识,就是你用车越多,交费就越多。
综合交通运输需政府转变职能
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服务系统。由于交通运输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需求仅靠一种交通运输方式难以完成,需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协调与衔接,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如果能够将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铁路等部门进行调整和统筹,将使各种运输方式在一个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实现“无缝联接”与高效运转的最佳形态。
交通运输的几种方式,既有各自的特长,也有其短处,应该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在经济上达到整体最优。实现多方式联运,更多要考虑由市场、由运输企业解决,但我国政府作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市场监督,缺乏对市场功能的调节,尤其是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关系,如果在制度上没有解决的话,执行层面就很困难。上世纪90年代,我们曾经去加拿大考察多式联运。在许多发达国家,一般都是由一家运输公司或者是运输代理公司负责整个货物运输过程,包括受理、运营甚至保险赔偿等事宜。至于货物运输过程中公司内部及公司对外怎么分工合作,与客户没有关系。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加拿大运输部培训的两个内容,一个是危险品运输,一个是交通安全,这反映出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管理的重点,也是未来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关注的重点。
综合交通运输更多的是一个理念,把各种运输方式组合到一起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运输问题,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因此,这一体系应以运输服务为目标,系统地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组成和构架,实现综合发展、综合利用。未来要更多要从“硬件”的建设向“硬件+软件”建设并重转变。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