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智能监控系统,交通管理人员还能对道路、车辆的行踪了解得一清二楚……几年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实验室的创办者Schlesinger向人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现代智能交通的蓝图。随着3G、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发展,蓝图正逐渐向现实靠拢。
战略制胜,引发物联浪潮每一种新事物的产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结果。每一种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一种新科技的推广应用,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将物联网与绿色能源并列,将这两大战略界定为能够带来长短兼顾的良好效益。美国政府认为,投资于智能铁路、智能高速公路、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短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长远将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提高有限的资源与环境的利用率。同年,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深入阐述了“感知中国”和物联网传感技术这一宏伟蓝图,而作为蓝图主角的“智能交通”,也由此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2010年7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高宏峰前往中国工程院,就物联网发展战略进行调研,与院长周济、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副院长旭日干、时任秘书长邬贺铨等就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进行座谈。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机制,全面加强战略合作,共同努力推动交通运输物联网发展。
2011年4月,交通运输部公布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在未来五年中国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而作为《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注重新技术在行业应用的研究。提出了紧密跟踪现代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围绕感知识别、网络传输、智能处理和数据挖掘等关键环节,开展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攻关。
2011年10月,“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在江苏无锡拉开帷幕。本届物联网大会以“应用,让物联网从概念走向现实”为主题,而在诸多应用中,智能交通以起步早、体量大、应用模式更为成熟等特点,成为最受关注的物联网应用之一。
2012年2月,工信部正式公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了物联网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同时,也界定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发展目标:交通状态感知与交换、交通诱导与智能化管控、车辆定位与调度、车辆远程监测与服务、车路协同控制,建设开放的综合智能交通平台。
2012年3月的“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就要求上海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扎实抓好转型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智慧城市和郊区新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利用物联网为城市智慧化做积极工作,首当其冲就是解决交通的问题。
2012年4月25日,物联网专家委员会承办的2012(第三届)中国物联网大会于北京胜利召开。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在大会上呼吁:我们建立了可实现全国感知及云存储和云计算的路网。开展了交通领域物联网标准化的研究,我们特别重视跟其他行业的合作,我们在物联网总体组统一领导下,在标准委、发改委统一安排下进行工作,希望各个行业走到一起,共同为我们国家的物联网提供很好开发应用环境。
由此可见,从物联网概念的出现到最终形成应用,我国政府的反应能力和各部门的执行都非常迅速,因为--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迎来了一个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浪潮!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