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前,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完成一期组网。明年年初,按此前规划,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亚太地区组网工作。该系统在国防、经济、民生领域上的应用范围将呈现数量级倍数增长。
此外,本届珠海航展,航天科技集团、哈尔滨建成集团等国内军工企业,都展出了不少立足外贸的卫星制导精确制导武器。这些武器,普遍采用GPS/INS双模制导,攻击精度可以达到十米级,广受国外客商关注。
“三步走”的北斗完工还差一步
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当“大任”。
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圆满完成一期星座组网发射工作。该系统让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3个具备自主无源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国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既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特色。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总体规划,已经基本走完第二步。第三步则是在2020年左右,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据此前媒体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投入运营后,其民码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米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体研发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相关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北斗的定位精度与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GPS系统基本相当。
以美国的GPS系统为例,市民接触最广泛的恐怕是各种车载导航仪,而在军用领域,以卫星制导武器为代表,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此次珠海航展中,国内军工企业就展出了不少面向外贸市场的基于美国GPS技术的卫星制导武器。如哈尔滨建成集团的“天罡”滑翔增程卫星制导炸弹,航天科技集团的“飞腾”系列精确制导炸弹,还包括多种卫星制导炸弹。
短报文通信能力连GPS都做不到
不少防务观察人士都认为其在这一领域应用前景和潜力巨大,出现采用北斗定位系统的国产精确制导武器只是时间问题。而除了在精确制导武器上的应用前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可以为各种军用飞机、车辆和军舰提供定位服务外,其特有的短报文功能,不论是军事价值还是民用价值都备受业界肯定。
据悉,和美国的GPS系统类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伪码,既有向民间免费开放的民码,也有加密授权、精度更高且主要面向军方的军码。相关专家介绍,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信能力系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系统不具备的特点,军民用应用潜力巨大。
“GPS是一个无源系统,我们的北斗是有源系统,原理上有点差别,因此我们可以有短报文的通信能力。”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在国防、民生和应急救援等领域,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验系统上,其具有的短报文功能在汶川救灾中曾发挥出巨大作用。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进入重灾区的救援部队就利用120字的短报文功能突破了通信盲点,与外界取得联系,通报了灾情,供指挥部及时作出决策。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近年来人民解放军在边防等部队发放北斗手持和车载终端后,短报文的功能也备受部队认可,是一种应用广泛、功能独特的全天候通信手段。
导航卫星系统
美国GPS
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卫星组成(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轨道倾角为55°。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导航信息,GPS的卫星因为大气摩擦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
俄罗斯GLONASS
“格洛纳斯GLONASS”是俄语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的缩写。
鲜为人知的是,GLONASS的正式组网比GPS还早,虽然历经苏联解体带来的发展停滞期,但GLONASS也已于2011年1月1日在全球正式运行。根据俄罗斯联邦太空署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2012年10月10日),目前有24颗卫星正常工作、3颗维修中、3颗备用、1颗测试中。
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satellitenavigationsystem),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计划于1999年2月系统由欧洲委员会公布,欧洲委员会和欧空局共同负责。系统由轨道高度为23616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卫星轨道高度约2.4万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2012年10月,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二批两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太空中已有的4颗正式的伽利略系统工作卫星。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