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表《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年度报告以来[1],物联网一词被迅速流传开来,尤其是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市提出“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心”后,物联网概念更是受到我国各地政府、产业、学界及资本等各层面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物联网应用的重要成果之一,另一个新型概念--车联网应运而生。车联网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汽车、通信、交通及相关行业的高度认可和响应,迅即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车联网研讨的热潮。本文拟在总结当前有关车联网研讨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重点就车联网的定义、内涵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一、车联网的定义
目前,关于车联网的定义有众多说法,总结如下:
定义一:车联网是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通过识别、传感和交互设备,从信息维度全面感知道路交通的“人-车-路-环境”,再通过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提供智能化的管理业务,是智能交通的重要应用成果之一。该定义从道路交通管理的角度,强调车联网的信息全面感知能力。
定义二: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RFID)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该定义从车辆监控和服务的角度,强调车联网中车辆本身所实现的管理功能。
定义三:车联网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该定义从系统协同的角度,强调车联网的车路协同及交通安全管理功能。
定义四:车联网是传统的交通领域和通信信息技术领域深度融合的标志,一方面意味着传统生产方式到新兴生产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标志着通信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智能化交通产业中的重要一员,同时也意味着交通产业环境的重组和优化。该定义从通信信息服务的角度,强调车联网的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特征。
定义五:车联网是衍生于物联网,构筑在车轮上的信息服务产业,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具体应用系统之一,环保、方便、廉价的电动车应该是车联网的最佳载体。该定义从信息服务的角度,强调车联网的信息服务特征。
以上五类说法分别从道路交通管理、车辆监控、系统协同、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的角度,对车联网的概念进行了相应的界定,限于篇幅,还有许多说法不能一一列出。由此可见,关于车联网目前尚无定论,其内涵与外延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