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12年夏天北京的一场暴雨,不但暴露了城市市政建设的缺失,而且更突出了作为中国一线城市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上的不足。由于信息上报的不及时和信息发布渠道的不畅通造成了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目前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汽车、地铁、轻轨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展,影响公众交通出行的意外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现有的应急处理系统大都是面向管理者设计的,由于涉及人员审批、跨部门协作、层层下发等繁复的行政程序,很难做到及时响应,往往只能做到事后补救而不是事前预警,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突发状况。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具备应急预案处理能力的面向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使公众可以及时获取信息进行主动规避。
近年来,面向公众出行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一直是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日、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进行交通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应用,并将其作为解决大城市交通困境的有效手段。国际间通过不断的产业合作和广泛联盟,使得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在向集成化、平台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已经在相关设施建设、终端设备销售、各类服务应用方面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应用中已取得了大量研究经验,并从中获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跟踪国际智能交通系统领域技术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进入发展期,在软件、产品开发、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进展。
目前,基于动态交通信息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已经开始在我国进入初步的商业运营阶段,我国各个城市进行的交通基础建设为动态交通信息的采集奠定了基础。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动态交通信息的应用提供了快速发展通道。导航、LBS(移动位置服务)等智能交通服务应用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更是为动态交通信息的应用提供了广大的市场空间。
但是我国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尚不成熟,盈利模式仍不清晰,同时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商受到数据源制约较严重,目前处于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商上游的数据源部门基本都隶属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营部门,向社会企业开放程度不够,这极大程度的制约了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现有信息系统现状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都建设了大量与出行相关的业务系统。如治安监控、交通管控、智能公交、诱导系统、高速监控、应急指挥等系统,涉及了政府、公安、交警、交通、市政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
这么多信息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却无法使政府主管部门和公众及时得到确切的信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影响交通出行的因素非常复杂,涉及不同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各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现有的信息系统无法解决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协调。
?多个系统上传的海量数据造成的信息爆炸,靠传统的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及时鉴别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采集手段单一,无论是视频监控还是信息录入都需要人工干预,仅依靠少数的值班人员难免存在疏漏。
?现有的应急处理流程还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层层下发,公众和一线人员很难及时获得信息。
?缺乏有效的信息发布方案,信息发布不及时、覆盖面太窄。
三、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思路
要达到突发状况下自动及时地对公众预警的目标,需充分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建立一个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公众日常出行建议和突发事件应急预警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系统能够对海量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处理,根据预案自动进行多种渠道的信息发布和预警,充分利用新兴的信息交互手段,提高信息的覆盖面积和针对性。
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需从面向管理向面向服务转变,实现扁平化业务管理,提高系统的影响速度和服务质量。这是政府职责转变的必然趋势,也符合温总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推动信息化和服务化建设目标。
四、公共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成功的关键是要能够及时准确获得各种出行相关信息,此外需具备交通状况自动判定的能力和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并且能够实现多渠道实时信息发布。因此系统可按照功能划分为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
信息采集首先要解决数据源问题,需要通过建模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与公众出行相关度高的信息。我们知道,影响公众交通出行的因素非常多,以自驾出行为例,除了要考虑道路的距离、等级、信号周期等固定信息外,还得考虑车流量、拥堵程度等动态信息,此外还需要考虑恶劣天气、交通管制、社会活动等特殊情况的影响。因此需将各种交通相关信息按照出行方式和对公众出行的影响度和发生概率、信息的获取难度等角度考虑来建立模型,系统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来获取信息。
信息获取手段包括从现有信息系统主动获取数据;提供人工录入和信息接收接口,接收下发的自然灾害、重大活动、事件等突发信息;此外还需支持各种信息交互技术,如话务、短信、微博、论坛等,使公众不仅作为信息的使用者还作为信息来源的有效补充,这样可以提高信息采集的覆盖面,增加信息的验证途径,保证了信息的质量。
信息处理系统的核心是建立起交通数据中心,对交通出行相关的信息通过分类进行处理和分析。现有信息系统基于人工或传统的信息处理手段无法及时的处理海量异构信息,这也是突发事件发生时响应不及时的根本原因。
因此系统可采用云计算技术作为数据处理的支撑。云计算技术提供的大数据量存储能力、并行处理能力和异地灾备能力,使数据中心的设计变得简单,系统通过云计算、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数据仿真等技术手段从海量无序的数据中提取出与公众出行相关的信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预案进行处理。
系统的预案包括常规流程和应急处理、根据不同的预案等级进行信息预警、信息上报或通过诱导屏、电子站牌、广播等媒介进行发布。低等级的常规信息如道路拥挤度、停车场车位信息、公交到站信息等系统完全自动处理,不需要人工干预。而突发事件、灾害天气等紧急情况系统自动进入应急预案处理,结合人工流程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理。
信息服务系统发布信息的及时性是系统成功的根本要素,此外还需考虑发布渠道的覆盖面,发布效果等因素。手机短信是最直接有效的发布渠道,它具有覆盖面广,用户关注度高的特点,公共诱导屏、电子站牌、广播媒体等公共信息载体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布途径。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必须要支持多种发布渠道及时发布不同格式的信息,支持外部系统通过标准接口主动访问信息,而且需要保障不同媒体发布信息的一致性,避免用户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有冲突,可能会对形势产生误判,造成负面影响。
未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影响交通出行的因素呈现增长的趋势,各种突发状况会更加复杂。因此建设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是大中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建设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会涵盖城市交通的各个因素、涉及到相关的各行各业,所以必须尽早着手,整合现有资源,为公众及时提供出行信息,以免像北京这次的本来可以避免的意外损失再次发生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