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北斗系统民用示范工程启动
交通运输部14日“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加快推进部署。该项示范工程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项启动的第一个北斗系统民用示范工程。
据介绍,“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将结合北斗系统建设进程和道路运输行业实际需要,计划用2年时间,建设7个应用系统和一套支撑平台,安装8万台北斗终端,在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湖南、宁夏、贵州、天津共9个省份示范应用。交通运输部要求,各示范省份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今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鼓励有条件的示范省份超额完成安装任务。6月1日后,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表示,当前,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正处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应急运输保障、优化运输组织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对卫星导航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初期,率先在营运车辆数量超千万的道路运输行业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迅速实现规模效益,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为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推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对促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交通运输部将结合春运检查工作对各地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交通运输行业是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推广的重要领域。在目前实际应用的卫星导航用户中,90%的卫星导航民用用户集中在交通运输系统。
北斗导航四大亮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经前期系统测试,北斗系统试运行服务期间主要性能服务区为东经84度到160度,南纬55度到北纬55度之间的大部分区域;据了解,按照北斗系统组网发射计划,还要发射6颗组网卫星,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届时,覆盖区内定位精度将达到10米。
亮点一 总体性能与GPS相当
“截至目前,北斗系统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已经可以独立地提供卫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总体性能与美国GPS性能相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说,与2012年试运行之初相比,北斗导航系统覆盖区域有所扩大,定位精度也由平面25米、高程30米提高到平面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由0。4米每秒提高到0。2米每秒。
“北斗导航系统可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冉承其表示,我们特别注重与美俄欧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让北斗尽早地融入其他系统,推动多系统的融合应用。
亮点二 导航与通信紧密结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导航工程办公室主任吴东说:“‘北斗’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结合起来。”据悉,世界上其他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用户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用户的信息情况。
北斗导航系统具有短报文功能,用户之间能用类似手机短信的方式相互交流,能同时解决“我在哪”和“你在哪”的问题。“比如沙漠、草原等地方,手机无法使用,‘北斗’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吴东说。
亮点三 已在交通等行业应用
在交通运输方面,基于北斗系统的“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系统”“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系统”等应用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在海洋渔业方面,渔民通过渔船上安装的北斗导航仪,不仅可以知道渔船的行进航线以及周围渔场的位置,还可以发送短信与陆地上的渔船管理部门联系,一旦遇到台风或突患疾病等紧急情况,一条短信就可以报警求救。通过北斗导航,渔民还可以准确地了解行情,有针对性地制定捕捞计划。
在水利方面,建立了基于北斗系统的水文监测系统,实现了多山地域水文测报信息的实时传输,大大提高了灾情预报的准确性。
亮点四 2020年将实现全球导航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表示,今后我国还将陆续发射组网导航卫星,不断提升北斗导航系统服务能力,扩大覆盖区域。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航天科技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等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完成后,我国将拥有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比肩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拥有‘独门绝技’,将成冲击市场的‘杀手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导航工程办公室主任吴东的“杀手锏”,指的是北斗将导航与通信紧密结合起来。
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北斗核心自主技术的芯片和模块已开发出来,带北斗导航卫星功能的卫星导航仪已向社会投放进行试用。来源:《解放军报》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