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车联网技术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2013-01-21 08:56:06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前方的车刹车时,你不再需要看对方车尾的红灯,车内的语音设备就会自动予以提示;当你驾车面对分岔路时,车内显示屏会告知选择哪条路会更接近目的地;因为分神,驾驶汽车偏离车道时,车内设备会发出警报予以提示……


  近几年来,车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正在让司机更安全、更高效地驶向目的地,而这也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打下了基础。


  智能判别规避拥堵


  在智能交通系统专家、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眼中,我国机动车发展飞速,而路网有限,交通拥堵难以避免,智能汽车或许是解围方式之一。


  在他看来,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交通,有可能是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也是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称之为“车联网”,是将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传感技术、云端和移动计算技术、智能终端和车路协同技术、智能时空网络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实现人车路更加全面的感知、更深度和更灵活的信息共享,对交通流实施动态监管和网络化智能控制,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平安、高效的节能环境,实现不堵车、不撞车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而这也将为将来的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比如说,未来智能汽车一上路,就由指挥中心进行控制,每辆车都安装有传感器,相当于车的“大脑”,能自动对突发情况作出判断。


  史其信曾在日本亲身体验过无人驾驶汽车,在试验路段,地下埋有很多传感器,每辆车都携带很多传感设备,后备箱几乎全是计算机。


  实验平台展现智能交通


  早在2011年,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就成立了全国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韩鹏表示,“车联网是让汽车智能化的方式之一,联网后的汽车就好比一个信息载体,既是接受器,又是发射源,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其他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


  韩鹏谈到,他们建立的实验平台占地65平方米,与真实路段的比例为1∶12。在这个平台中,具备了重庆道路弯多坡陡、桥梁较多、上下坡多的特点,另外还设置了十字路口和立交桥等多种道路场景。


  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数据来源对象,就是行驶在这些道路上的多辆微缩智能车。这些车辆会自由穿行在实验平台中的大街小巷,无论是上下坡,还是转弯都应对自如,当遇到禁行标志时,还会自动减速停车。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