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载无线监控技术应用现状
在当前无线监控应用有宽带无线传输、COFDM、3G、卫星传输等多种无线监控方式,在这里面卫星传输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大、使用灵活,不受地理环境和其它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影响。
COFDM即微波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一定范围内传输高带宽、高码流、高画质的音视频,甚至可以传输1080P的高清图像。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目前分为T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与传统的有线监控方案相比,3G无线监控具有可摆脱线缆束缚、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扩容能力强、综合成本低等优势。
而宽带无线技术在无线监控市场中的应用主要有WiFi和WiMAX两种,其主要应用于“无线城市”建设当中,WiFi是一种局域网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最后100 m”的接入问题。
从在现场的应用关系来看,WiFi利用其技术优势能够作为有线或者3G无线网络的补充,进一步扩大有线监控的覆盖面积以及移动监控的应用。其中卫星传输受制于成本而只能成为特殊行业用户的选择,COFDM的特点也决定是其在特定行业中应用较有优势,也属于小众市场, 因此目前主要的无线传输方式还是3G和WiFi,在无线监控中目前的主流还是3G,而WiFi受其本身特点的制约则属于从属地位。
在将来,3G网络将进一步演进到4G,4G通信技术的开发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提高移动装置无线访问互联网的速度,增加访问带宽。而WiMAX技术则将是WiFi下一步发展自然而然的延续,WiMAX利用了和蜂窝式通信网络 <http://www.3conline。net/trade/net/Index.shtml>的收发器大致相像的基站,能确保在基站周围3~10千米的范围内固定数据率高达40Mbps,3000米范围内移动率达到15Mbps,可以将WiFi热点连接到互联网,可作为更好的无线或者有线接网络接入方式的扩展,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因此以后无线通讯主流将成为4G+WiMAX的方式,随着技术的演进,带宽进一步得到提升。
2011年运输市场事故频发,即使是代表了最先进运输工具的高铁,也发生了7.23动车追尾事件,如何更好的保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整个运输行业所亟需解决的问题。不管是铁路部门还是汽车协会,此时都加大了对安全的重视,甚至出台了多项新政来保证铁路和汽车的安全。为了加强对道路客运特别是长途卧铺客车的安全监管,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7月24日交通部会同公安部、安监总局、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卧铺客车必须安装车载视频监控装置。而在7月底,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提出了对卧铺客车的监管新要求,其中要求卧铺客车必须强制安装车载视频装置,由企业随时监控车厢内情况,另外会推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的措施。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车载移动监控行业的潜在需求开始逐步显现,包括一些原先不做车载监控的主流厂商,都在今年瞄准了车载监控市场,相信在这一两年将会出现一个集中爆发的局面。
二、车载移动监控产品技术要求
从产品来看车载移动监控产品的要求如下:
首先是清晰度。随着高清化趋势的逐步明显,D1分辨率已经逐步跟不上潮流,720P甚至更高的分辨率成为主流,如果分辨率不高那就失去监控的意义了,车辆安全管理也无从提及。
其次,设备电源设计要合理。车辆在停止运行的时候,若车载移动监控长时间运行将对汽车电瓶产生一定的耗损,易导致车辆亏电无法发动,降低了电瓶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用车成本。也许有些工程商会讲把电源接在开关上就解决了,但这样做司机就需要控制设备的开关,不能做到全面监控,另外设备工作时断电将对硬盘产生极大伤害,降低了硬盘使用寿命,增加了成本。所以车载移动监控设备的电源设计大有讲究,汽车电源主要来自汽车电瓶,汽车在起动和行驶过程中,电瓶输出的电压是非常不稳定的,特别是在点火时电压会被发动机拉得很低,在猛踩油门时电压可能会升得很高,偶尔出现的瞬时电压可能都会达到32V,因此要求车载硬盘录像机产品的电源设计能适应这种环境。我司工作电压范围为8V~32V,在低压时可正常工作,在出现瞬时高压时也不用担心会损坏,达到宽幅电源输入,稳压电源输出,起到延长设备和硬盘寿命的目的。
第三,需要有自动录像功能。采用手动录像的方式虽然并不复杂,用户只需在需要时开启即可,但用户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会由于现场种种原因忘记该操作,造成录像不完整,重要资料遗失。为了确保录像资料的完整性,智能化的录像方式是必要的。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