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北斗遇上GPS,未来谁主沉浮

2013-09-18 09:52:24 来源:ITS智能交通杂志责任编辑:
摘要: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研究员杨强文不久前也在论坛上透露,中国国内多家企业已与国内主要手机厂家联合,正在开发北斗自主多系统兼容导航芯片,将与国外企业形成较强的竞争实力,产品一旦上市,北斗应用量将爆发式增长。

  2013年,对于北斗产业而言,可谓利好不断!


  1月14日,交通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范围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强制安装北斗导航车载终端。从2013年6月1日起,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规模应用的前奏自此开启!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研究员杨强文不久前也在论坛上透露,中国国内多家企业已与国内主要手机厂家联合,正在开发北斗自主多系统兼容导航芯片,将与国外企业形成较强的竞争实力,产品一旦上市,北斗应用量将爆发式增长。


  政策红利让企业享受着收获的喜悦。泰斗微电子营销总监李锐慨叹:“北斗今年发展得太猛了,以前我们是跟客户去推产品,现在是客户主动来要货,我们赶交货期都赶不过来。”据李锐介绍,去年全国北斗芯片总出货量才十多万套,但今年仅泰斗微电子一家公司一个月的出货量就达到10万套。


  而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最新预测数据,到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至2020年则将超过4000亿元。并从GPS手中夺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北斗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春天!然而,面对目前GPS多达90%以上的市场份额及GPSⅢ的横空出世,北斗前行路上似乎并不那么轻松。未来,北斗、GPS到底谁主沉浮?本期我们特邀业内资深人士,从政策、应用及运营层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

\


  北斗VSGPS:羊遇上狼?


  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始终牵动着国人目光。虽然北斗导航在定位精度上已经与GPS差距不大,但集成度不高、功耗较大等问题,仍然掣肘着北斗系统在民商领域市场的步伐。据业内人士透露:“北斗与GPS并非单纯的技术性能差距,而是在产品集成度方面的差距,因此北斗成本要比GPS高出一倍以上。”除了产品集成上的差距,北斗在市场占有率上也远远落后于GPS。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就曾估计,GPS目前垄断国内导航产业95%以上。而且,随着美国GPSIII的崭露头角,不仅让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倍感压力,在高端技术上更是拉开了竞争的距离。北斗VSGPS,真是羊遇上了狼吗?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系统的使用功能完全一样吗?


  冯泉:新一代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导航、定位、授时功能与GPS系统是一样的,相关的性能指标也基本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短报文通信的服务;另外北斗系统目前只能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而GPS系统可以为全球提供服务。


  胡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系统相比,主要优势在于短信服务和导航结合,除了提供无源定位授时功能外,还增加了卫星通讯功能,可同时解决“我在哪?”和“你在哪?的问题。北斗系统服务包括RNSS和RDSS两部分功能,RNSS部分主要为无源定位,功能与GPS相似。而RDSS部分支持短报文通信功能,这是区别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大亮点,在海上和稀疏地区没有地面通讯手段的时候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北斗星通公司开发运营的北斗海洋渔业监控管理系统,解决了渔船的海上作业监控和安全救助等难题。北斗系统相比其它导航系统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第一个三频实用化的卫星导航系统,可显著提升高精度定位可用性和可靠性,非常有利于推进北斗系统在测量测绘等高精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彭及略:北斗具有双向通讯功能,在一些专业领域或通讯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可使用北斗本身的通讯上传终端的数据,比GPS更胜一筹,而在民用市场则差别不大。


  2、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北斗民用化的应用情况如何?现在产业规模有多大?推进的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


  冯泉: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民用化还集中在一些行业用户,包括交通、电力、通信、海洋、气象、测绘、土地管理等,主要通过政策引导、试点项目的推广等形式,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在个人用户领域,北斗系统还未取得广泛应用,仅在车辆导航、特殊人群监控等方面有一些小规模的推广。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北斗导航产业整体规模为60亿元,整个产业每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0%。北斗系统的民用化在推进的过程中,要重视政策引导与配套服务两个方面协调推进。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目前的政策要求在示范省份“凡未按规定安装或加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这一规定从行政上强制“两客一危”、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安装北斗终端,但由于还不是运输企业和车主主动要求安装,安装后实际使用的效果未必能达到预期。如果结合针对不同运输企业、司机等道路运输参与者提供的个性化增值服务,让企业和司机享受到安装北斗终端后带来的超过安装成本的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从“要我装”向“我要装”转变,实际使用中人为破坏、干扰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得到同时提升。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推广的“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就是针对安全监管和服务而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平台,其后续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胡刚:在主管部门、国家部委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下,北斗民用产业化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就产业链上游而言,国内芯片、导航模块、高精度板卡等基础产品关键技术已经基本突破并全面实现商业应用,特别是在车载导航方面实现了几十万级的应用。不过相比国内卫星导航产业总规模,北斗市场占比还是相对较低。为了快速提升北斗的产业影响力,需要相关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下大力气快速提升基础产品综合性能,具备国际竞争力。


  彭及略:从长远看北斗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近期内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任重道远,据我所知,真正意义上的民用市场尚处于摸索、探讨试水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放性、标准化、稳定性、可靠性、成本”等几大要素将会是我们在推进北斗产业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张伟光:自去年12月份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后,已陆续进入大规模民用化。只是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化主要针对长途客运、旅游客运、校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但未来两三年就将会陆续走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据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预计,2015年将形成1500-2000亿元的产值,到2020年将达到4000亿元。相关市场人士指出,在北斗系统民用化被逐步推向高潮的过程中,也给安防企业预留了足够的市场空间。


  在推进过程中,虽然上千家生产北斗、GPS及其双模终端的企业,但具有一定规模的屈指可数。同时,一些企业产品不达标,缺乏标准规范,无序、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也破坏了产业生态环境,影响到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借着推广北斗民用的机会对终端市场进行整合。另外,目前北斗系统民用方面的职能部门并不明确,这影响了北斗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