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年变迁 智能交通政策标准及现状回顾

2014-01-28 14:53:48 来源:中关村在线责任编辑:
摘要:  智能交通系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从技究开发走向应用。智能交通标准化,作为推动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日益受到
  智能交通系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从技究开发走向应用。智能交通标准化,作为推动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重视。智能运输系统标准的应用效果,是衡量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国际社会、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竞争正日益白热化。
 
 
  目前,涉及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的国际性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等。这些国际标准化组织由原来的分别独立工作,逐渐走向协作工作,共同制定标准并实施标准的检测。其中,大型跨国集团(如汽车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了智能交通标准化组织,积极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组织实施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地理、人文、经济及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技术引进方法。但是,无论是iso、ieee还是itu中,大型跨国集团都是标准制定的主要力量,制定标准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扩大其市场份额,不加分析地采用这些标准,往往会直接把中国市场拱手让人。
 
 
  目前,在交通运输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完成了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并两到三年修订一次。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发布了7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涉及数据字典、地理信息信息、信息安全、电子收费、交通专用短程通信、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管理、公交智能化、物流电子单证、汽车辅助驾驶。
 
 
  例如道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的有效手段,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上世纪末,国际上以欧洲cen/tc278、日本iso/tc204为主体开展地区或国家etc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由于缓解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和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需求迫切,我国急需确立etc的国家标准。相对于欧洲、日本等etc技术,我国实际的应用环境对etc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etc收费车道的布设更灵活;在保证通行效率、可靠性等基本前提下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成本;车载设备应具有更低的能耗,以便可以通过电池供电。甚至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etc技术标准都难以满足上述应用条件。
 
 
  针对国内应用特点,我国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双片式双界面组合式电子收费技术方案,制定了《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物理层》等5项系列国家标准,标准所采用的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保证各类产品切实符合标准,研制开发了dsrc物理层参数和协议测试系统。
 
 
  截至2013年年初,已有20余家企业、70多个型号的产品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开发,并通过了检测。全国28个省(市、区)均安装了etc系统,开通etc车道5500多条,etc用户数达到600万。北京市由于使用了etc系统,仅一年就节约燃油消耗约6594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etc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保证了相关智能化设备的接口互联性,促使更多的厂商加入到产品提供者行列中来,使得产品更丰富,解决方案更多样化,服务功能更完善。
 
 
  2013年的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的主题是“国际标准推动积极改变”,我国也承担了智能运输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便携移动终端在智能运输系统重点应用”。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工作将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导下,进一步建立标准的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产品质量抽查,推动市场和企业采用标准,最终促进产业的发展。推动《意见》中提出的标准化重点,在基于交通专用短程通信的合作式智能运输、无线移动设备在智能运输中的应用等领域尽快制定具有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标准,使交通运输更安全、更绿色。
 
 
  2013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究报告
 
 
  《2013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究报告》分析,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同比增长21.7%。
 
 
  从企业规模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中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智能交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美国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525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50亿美元、车载设备为3500亿美元、服务等领域为2000亿美元。欧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了1000亿欧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