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国公务车改革今年全面启动

2014-03-13 08:56:13 来源: 光明日报等责任编辑:
摘要:全国统一公车改革即将启动,这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的信号。事实上,我国的公车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多年,但全国没有统一规定。政府工作报告“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让地方试行了多年的公车改革驶上了全国性“破局路”。
 
  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养老金并轨列入重点工作……全国两会进入尾声,一些改革“硬骨头”的时间表逐渐明晰,广大干部群众凝聚起投身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启动或实施公车改革
 
 
  公车,就是政府或其他相关单位的的公务用车,一般用于工作上,是单位公用的,几乎人人都能用,而各种费用从公家的财政里面扣除,个人不需承担费用。使用起来方便,也没有什么责任,在一个单位内,费用或许不多,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从今年开始,将全面启动公车改革。当然,公车改革并不是从今年才提出的,在今年之前的几年,也早已颁布过各项关于公车改革的制度和规定,但是从落实效果上来看,收效甚微,很多地方对实行公车限制的规章制度不以为然。
 
 
  为什么要实行公车改革?从各种费用上来说,公务用车在支出方面一直都处于一个较大的数额,全国各个大大小小的单位不计其数,每个单位平均2至三个公车,那么按照这个数据,全国的公车数量也很壮观。由于单位有公车,不用自己花钱办事,很多领导干部或者普通工作人员也无限制的使用公车,明明一次可以解决的事,因为有免费的公车,就将这些事分成两次,三次,不仅大量的耗费了能源燃料,加剧了国家政府的经济负担,同时,公车所排放的汽车尾气也极大的造成了环境污染。因为,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以前的公车改革是只打雷不下雨,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今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决议,严厉禁止使用违规公车,精简公车数量或取消公务用车。当然,只靠各个写在纸上的文件和口头上说的当然不行,得将这项政策落到实处,减少公务用车,节约公车所需的各项费用,将节约的钱用到百姓身上,让百姓更加相信政府,信赖政府,也还给百姓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使政府建设向一个新的台阶迈进!
 
 
  公车改革20年开始驶上全国“破局路”
 
 
  政府工作报告“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让地方试行了多年的公车改革驶上了全国性“破局路”。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公车改革,体现了政府改革自身的坚定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市长侯淅珉说,铜陵市从2009年开始启动公车改革以来,每年可节省“三公”经费1300多万元,如果加上招聘司机的经费,还要更高。“这次中央统一部署公车改革,地方的阻力会更小,达成的共识也会更高。”侯淅珉说。
 
 
  20年的改革路
 
 
  从公车改革地方试点来看,“吃螃蟹者”不少,但提出“螃蟹”味道的却寥寥无几。
 
 
  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行情专区)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由此揭开了公车改革的序幕。1997年,广东开始公车改革试点。1998年,国家启动部分中央机关的车改试点,同时,浙江、江苏、北京、湖南、重庆等地也开始试点。2003年,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公车改革的提案引发热议,由此出现了2004年前后全国性公车改革高潮,北京、广东等地试点公车货币化改革。但到2005年,杭州、北京等地公车改革相继搁浅。2009年,经过近7年的酝酿和试点,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干部一律取消专车,并向公务员发放公车改革补贴。2010年年初,昆明在市内四个辖区试点公车改革,实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
 
 
  直至2013年11月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以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用车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曾提到“不准违规配备公车”。而在“三公”经费中,最高、最难管的就是公车经费,公车经费占到“三公”经费的60%以上。
 
 
  管住车轮,收获的是形象
 
 
  公车改革以前,铜陵市每年买车需要1000万元,维修保养费1000万元,司机工资需要1000万元。公车改革后,铜陵市只发放购车补贴,每年只需要1700万元经费,按照人口数量算,相当于全市人均节约近18元。“更重要的是,改革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侯淅珉说。
 
 
  3月7日,五粮液(行情股吧买卖点)集团第二轮公车改革正式启动,256辆公务用车对外公开拍卖。初步统计,两轮车改结束后,五粮液集团总计有600多辆公车参与拍卖,每年节约2000多万元经费。更为重要的是,五粮液集团对保留下来的生产用车、接待用车等公车也严格管理。
 
 
  公车拍卖是否透明、公车补贴如何发放、社会化公务出行服务能否实现是公车改革的焦点。公车虽然入了库,但企业的“公车”却在增加,服务对象大多是政府官员。侯淅珉说,要想创造公车改革的新路,就必须坚定地打造“阳光公车”,用监督之力提升改革的动力。一方面,现有公车数量、公车经费应该向社会公布,让公众监督公车的购置和运行费用的使用;同时,全面推行公车统一标识,让所有公车亮出“身份”,有效遏制私用、滥用的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耿学梅建议,要严格监管车改后的反弹与转嫁现象。
 
 
  据侯淅珉介绍,目前铜陵市公车改革实行货币补贴,从科员到处级干部,补贴金额从每月800元到1200元不等。该市公车改革实行市级领导(厅级)自愿原则,县区和市级部门的领导则不再配备公车。“公车改革敢动真格,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监督问责体系。”侯淅珉说。
 
 
  国产汽车应积极应对公车改革
 
 
  全国统一公车改革即将启动,这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的信号。事实上,我国的公车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多年,但全国没有统一规定。长期致力于研究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报告表明,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即将启动,今后一般公务用车将取消。
 
 
  启动公车改革,对于遏制“车轮上的腐败”的意义已无须赘述。事实上,“启动统一公车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意义,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反腐上。对于国产汽车来说,公车改革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如果能抓住这个契机,民族汽车工业或许可以寻得突破之径。
 
 
  不妨以国产汽车红旗为例。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日前提供的数据显示,红旗H7自去年5月上市以来,累计销售仅3000余辆,平均每月销售不足500辆。而据记者了解,去年红旗的实际上牌数在2500辆左右。省部级座驾和外国贵宾专用车的“噱头”,并没能让红旗轿车在私人领域真正火起来。有业内人士评论称,正是高估了“政治影响力”,让红旗H7在市场上终究败北。其实,红旗的营销策略也是国产汽车营销的一个缩影,即用公车效应拉动私车销售,这已经成为国产汽车心照不宣的一种惯用策略。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谈及发展国产汽车时往往强调“公车定制”的重要性,似乎只要有了公车的带动,民族汽车工业就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确实,去年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后,很多省份出台相关规定,领导人换乘公务用车,需选择国产自主品牌汽车。选择自主品牌汽车作为公务用车,这无疑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有力措施之一。但同时这又是一把“双刃剑”,当国产车习惯了行政保护,以公车效应拉动私车销售的市场拓展观念将更加严重。
 
 
  因此,尽管新规定对国产汽车是利好消息,但国产汽车真正赢得市场,还必须学会从“官车”领域向私人消费群靠近。2008年以后,在中国市场凭借公车起家的奥迪在对外宣传上,尽力撇清与“官车”的界限,通过动力、科技等时尚字眼的重点传播,迎合了年轻消费人群的私人市场。与奥迪的华丽转身相比,作为国产汽车的“红旗们”显然还没有领悟到市场的变化。
 
 
  启动全国统一车改,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车需求势必急剧下降。即便有着公车采购须优先选择国产汽车的规定,但因为总体需求下降,公车领域的这一蛋糕也会越来越小。国产汽车对“公车”、对“行政保护”的依赖心理,也将随之降低。只有彻底割断国产汽车对公车依赖的念想,真正在技术品质以及宣传策略上开动脑筋,靠科技立本、靠市场立名,才能真正让民族汽车工业赢得市场。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