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公交都市,引领城市新发展

2014-05-12 08:39:00 来源:ITS智能交通杂志 2014年4月责任编辑:
摘要: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不仅扭转了城市公共交通被动适应城市发展的局面,也更好地实现了公共交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因此,“公交都市”的构想,不光是交通管理思路,更是城市规划战略。
 
 
  文/《ITS智能交通》杂志记者  杨春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机动化不断加剧,城市交通日渐拥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全球共识,建立“公交都市”的声音甚嚣尘上。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不仅扭转了城市公共交通被动适应城市发展的局面,也更好地实现了公共交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因此,“公交都市”的构想,不光是交通管理思路,更是城市规划战略。
 
 
  一、掀起“公交都市”盖头
 
 
  “公交都市”自一提出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到底何为“公交都市”?它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这里先科普一下吧。所谓“公交都市”就是以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并有效支持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城市。“公交都市”是国际大城市在发展接近成熟阶段,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1、“公交都市”特征
 
 
  作为“公交都市”,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特征,具体如表1所示。
 
\
  2、“公交都市”建设意义
 
 
  “公交都市”不仅关系交通行业本身的发展,而且与整个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通过建设“公交都市”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出行模式,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小汽车使用,从而减少尾气污染和能源消耗,对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建设“公交都市”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与建设集约化、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统筹考虑,对于推动公共交通本身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都大有裨益。同时,“公交都市”建设目前也是国际上大城市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俨然成为全球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因此,建设“公交都市”也是大势所趋。
 
 
  二、扶持纷至沓来
 
 
  为了快速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政策等扶持力度,各种利好纷至沓来。
 
 
  1、政策利好不断
 
 
  ·2010年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首个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2011年11月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代表着我国公交建设拉开帷幕。
 
 
  ·2012年10月26日,交通运输部正式确定北京、石家庄、太原、大连、哈尔滨、南京、济南、郑州、武汉、长沙、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共15个城市为首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比创建城市”,30日,在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首批“公交都市”授牌。
 
 
  ·2013年6月24日,在总结第一批15个“公交都市”建设成功经验教训之后,交通运输部印发《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公交都市建设正式有据可依。
 
 
  ·2013年7月15日,交通运输部颁布“关于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书”,明确为公交都市城市给予政策支持。
 
 
  ·2013年8月8日,第二批公交都市申报启动。
 
 
  ·2013年12月2日,天津、上海、保定、呼和浩特、沈阳、长春、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新乡、株洲、广州、柳州、海口、贵阳、兰州、西宁、银川共22个城市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
 
 
  由此可见,“公交都市”自提出这近四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果,尤其是近两三年来,地铁、BRT、公交专用道、公交信号优先、公交票价补贴等为代表的以公交优先的项目在全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不论是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公交优先已经深入人心,“公交都市”成为城市发展战略,成为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让公共交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比如,GPS运营调度、车载视频监控、客流统计、电子站牌等等科技手段,不断地应用到公交项目中,极大地提升了公交优先的可实现度,让“公交优先”在技术上不再是一句空话。
 
 
  可以断言,“公交都市”将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里程碑。
 
 
  2、建设如火如荼
 
 
  公交都市的提出为全国公交事业大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深圳成为第一个尝鲜的城市。
 
 
  2010年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签署了共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合作《框架协议》,商定将深圳市作为“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共同推动深圳“公交都市”建设。
 
 
  根据《框架协议》,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打造国际水准市五年实施方案》,明确了公交都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措施,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深圳)公交都市发展论坛。市委书记王荣表示,深圳力争到2015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
 
 
  根据计划,深圳开启“轨道交通时代”,规划实施了130条公交接驳线路589条,既有线路均可在100米范围内实现与轨道站点的接驳,69%的建成区可直接达轨道站点。建立完善了三层次公交线网,统筹布设“快、干、支”公交线路新开通、调整公交线路193条、新增、更新公交运力3493辆,解决了194个片区的公交出行问题。且对全市9297个公交停靠站全面梳理、核定信息,实行“四定”包干管理,实施站架改造、站亭美化、站牌更新,新建了619座新一代公交候车亭,改善了公交候乘环境。2011年新增公交专用通道168公里,全市公交专用通道总里程达512公里,全市62%公交线路享有专用,公交车辆平均运行速度提高7%。同时还投放新能源公交大巴1649辆,深圳由此成为全球新能源公交大巴应用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车型最齐的城市。
 
 
  在投入方面,深圳市2011年交通固定投资275.05亿元,其中仅地铁项目就达150.99亿元。目前深圳市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其中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657.57万人次,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233.19万人次,出租车日均客运量116.63万人次,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达到54.5%。
 
 
  据悉,市政府力争到2020年,公交出行分担率达75%以上,全面实现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碳排放总量降低15%-20%的目标。
 
 
  接着,继深圳启动“公交都市”之后,济南、郑州、武汉等多个城市也开始积极跟进,建设如火如荼。以下是一些城市的规划及投入规模。(见表2)
 
\
  这些城市中,没有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只有5个;没有BRT建设规划的城市只有6个;新能源公交在有财力的城市是必考虑的选项,变化的只是新增车辆的数字,在经济欠缺的城市,能够更换已有老旧公交就是目标;几乎所有城市都要建公交调度系统,已建成的市级公交调度管理综合平台只有6个(包括深圳);有意建设电子站牌的城市有6个(含深圳);公交专用道也几乎是每个城市都要建设的,规模较完善的是北京、深圳、西安;在我们所能比较的选项中,公交专用道监控和公交信号优先是相对被忽视的选项,也许是因为要循序渐进的缘故,又或许是部门协调的原因。
 
 
  从总投资来看,已公布的投资规模(包括1年计划和5年计划)就超过1200亿,而且,还有部分未公布投资规模,因此,如按交通运输部规划,十二五期间建设30个“公交都市”,则总投资至少会在3000亿,那么分摊到与之相关的智能交通上也是个不小的数目。由此可见,“公交都市”建设带动的市场前景是多么的令人期待!
 
 
  三、“公交都市”渐行渐近
 
 
  “公交都市”构建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推进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策略,创建自启动以来,各地都显示了良好的开局。特别是北京、石家庄、太原、大连、哈尔滨、南京、济南、郑州、武汉、长沙、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第一批城市,因城市人口密集,公共交通需求量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轨道交通或快速公交系统发展较快,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扶持政策明确且大。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以《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所要求的指标衡量,首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如表3所示)。
 
\
 
  而且,各创建城市均成立了由市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结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创建任务落实到部门。比如,哈尔滨、昆明、石家庄、武汉、郑州、长沙、太原、南京、济南、乌鲁木齐等10个城市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昆明市、郑州市在领导小组下还成立了8个工作小组,分类推进相关工作;西安市定期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解决问题。同时,武汉市还在公交场站规划、建设用地和资金等方面做了政策性规定,提出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作为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建设资本金;哈尔滨则采用资源置换的方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公交首末站用地和投资统一纳入新建小区建设规划中。由此,部分城市的“公交都市”创建成效开始显现。北京市加快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轨道交通日最高客运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开通的目标,目前快速公交系统日均客流量已达到50万人次,占公共交通总客流量的20%;深圳市城市公交日客运量突破1000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再创新高,达到54%,居全国第一;长沙市公共财政预算每年安排本级财政收入的1.5%用于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市政府专门划拨1000亩地,实施综合开发并专项用于公交都市创建资金补助;济南市提出“泉城电车复兴计划”,着力打造以电车网络为骨干的城市公交网络,根据规划,到2017年济南市将形成“6环9射”的电车网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曾说“如果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达到‘公交足额、公交有效率、公交不堵、公交舒适’,那么离‘公交都市’就不远了”。未来,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入,“公交都市”将渐行渐近,期待这一天能早日来临。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