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兆威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车时代".未来,一切围绕"车生活"需求而开发的产品,都将具有无穷的市场前景。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智能交通产业链的链条将越来越长,市场也将越来越大。
智能交通发展,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交通管理手段智能化,包括硬件和软件。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运输安全管理和道路畅通率,如电子警察、ETC、卫星导航等;二是车的智能化,通过先进技术应用,提高车辆本身的智能化应用,从而让车主体验和享受更加完美"智能化车生活",如智能停车、智能车辆故障检测等。
交通部、公安部、科技部、铁道部、住建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委,都将成为我国智能交通事业发展的幕后推手。
智能交通建设蕴藏巨大商机
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无论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各省会城市、沿海发达城市,抑或内地经济欠发达城市,都纷纷搭上智能交通建设的快车,许多城市,将智能交通当作智慧城市建设的切入口。
根据规划,我国将投入巨资,先期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济南、青岛、杭州等十大重点城市交通的智能化进行改造,这些城市将率先全部实现交通智能化。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投资56亿提升智能交通,将建成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和路网运行、运输监管、公交安保三个分中心,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综合交通指挥支撑体系,成为数据共享交换中枢、综合运输协调运转中枢、信息发布中心,紧急情况下为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
"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将投入16亿元资金,用以发展智能交通体系;佛山市将投入20亿元建设智能交通体系,佛山智能交通建设资金匡算分为近期(2013-2015年)和中远期(2016-2020年),总匡算为20.58亿元。
智能交通行业被普遍认为是智慧城市建设各个细分领域中最具前景、政策倾斜最多、也是最先受益的行业。
智能交通是大手笔投资建设项目,千万甚至亿元级项目都是普通量体。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千万级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同比增长60%以上,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
目前,智能交通建设项目主要的投入方式为政府财政一次性投入、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BLT(建设、租赁、移交)等。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BT模式、BOT模式、BLT等融资模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发展智能交通、缓解资金短缺最受欢迎的方式。这一点,与平安城市建设有许多相似之处。
资深人士分析,未来智能交通大项目将不断增长。而且,由于智能交通是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回款风险相对较小,这可能也是许多企业纷纷涉足智能交通领域的关键原因之一。
发展刚起步,前景很诱人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
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总额尚不足40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年收入已达到1118亿美元,即便是面积与人口远少于我国的日本,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总量也达到了377亿美元,是我国的6倍。
从智能交通产业特征分析,目前我国仍以硬件投入为主,占投入总金额的80%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投入主要集中于软件和服务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现,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我国智能交通行业也必然会向纵深阶段发展。预计未来三年间,智能交通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专家预言,2015年,将是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十二五"末期,我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
智能交通行业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到目前为止,真正形成规模的企业还凤毛麟角。据了解,目前真正做智能交通的企业有时往往拿不到订单,尤其是大项目。反而是一些资金雄厚、主业和智能交通沾不上边的企业拿了大量订单,然后再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分包。这说明,智能交通行业专业领域,还没有形成能扛得大旗的龙头企业。这,是缺憾,或许也是机会。
据报道,目前ITS在美国的应用率已达80%以上,但在我国,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因此,未来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将极具前景,企业大有可为。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的黄金期已经到来。
市场需求催生庞大产业链
智能交通应用覆盖诸如物联网、车联网、交通监控、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电子收费、交通应急指挥、汽车电子、交通救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等诸多领域,涉及电子警察、智能卡口、卫星导航、电子地图、车载硬盘录像机、行车记录仪、道路交通监控、车载监控、雷达测速仪、汽车防盗、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电子显示屏、光端机、ETC、车牌识别系统、RFID、手机应用软件、拼接大屏等多系列产品。围绕智能交通建设和应用,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多个相关行业上下游企业都将从中受益。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预测,到2020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总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终端的发展将为智能交通的全范围应用提供新的手段。报告还指出,智能交通产业已经进入大项目时期。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车时代".未来,一切围绕"车生活"需求而开发的产品,都将具有无穷的市场前景。
目前,车联网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预计车联网产业未来5年的产值有望超1000亿元。
除了传统的道路监控、电子警察、卫星导航等产品应用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应用,成为智能交通应用的又一新领域。这些都是智能交通产业链的延伸。
近日,深圳硕极科技和元征科技推出的两款产品,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作为国内第一家全国范围内做停车场资源整合的互联网公司,硕极科技推出"停车百事通"应用软件,通过手机端平台,发布和提供全国停车场车位信息,目前已掌握全国1.5万个停车场数据信息。
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全市停车位不到100万个,停车位缺口超过160万个。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停车位的有效利用率,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停车百事通"就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开发的产品。
元征科技推出的"golo",是一款以即时通讯作为沟通手段,以汽修企业、汽修技师以及私家车主为用户的一个全方位的汽车安全生活平台。通过手机端APP和接在汽车OBD接口上的golo系列产品进行软硬结合,实现实时远程诊断、车辆专业体检、车辆报警提醒、车主生活社区和地图定位服务等各种功能应用。"golo"产品的内涵不断丰富,目前已经推出"golo4",以"远程诊断+车主社交"的方式实现车联网,产品集成了车辆体检、远程诊断、IM即时通讯、车载WIFI、车况提醒、golo圈子等功能。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后还会有更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智能化产品会应用到智能交通领域。智能交通产业链的链条将越来越长,市场也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