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创新技术与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2014-10-09 12:31:22 来源:ITS智能交通 作者:雷玉玲责任编辑:
摘要:道路交通是安静被动的,而智能交通则像一个安装了火眼金睛的神奇魔镜,哪里存在隐患哪里出现问题,它总能最先知晓。道路交通安全事关经

 

\

 


  道路交通是安静被动的,而智能交通则像一个安装了火眼金睛的神奇魔镜,哪里存在隐患哪里出现问题,它总能最先知晓。道路交通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而智能交通为城市交通的安全管理、出行服务、拥堵、顶层决策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渠道。

 

  ITS裹挟道路交通安全更新升级


  安全就是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安全问题没有大小。道路交通安全既受整个交通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与人、车辆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交通系统内任何因素都可能导致灾害事故。


  什么是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以下简称:ITS)将汽车、驾驶者、道路以及相关的服务管理部门连接起来,使道路与汽车的运行功能智能化,出行者能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该系统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信息,经过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送到公路交通系统的各个用户,出行者可进行实时的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的选择,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以进行运力合理调度。这样,路网上的交通经常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能够改善以往交通拥挤状况,极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机动性及安全性。


  智能化能够有效排查人、车、路等各种交通因素的安全隐患。交通的快速发展必须保障安全,特别是人的安全,而现实中的安全隐患无所不在。疲劳驾驶、饮酒、携带危险化学物品、行人自行车者等各种公交方式的混行、不遵守交通规则、诱导设施故障等来自人、车、路的种种不规范都在危及安全。针对上述交通安全隐患,市场上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智能产品来预防解决。


  中国的智能交通发展落后半拍但势头迅猛。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或系统涉及四个方面:第一,为城市安全及交通管理服务,比如交通监控、电子警察、卡口、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公共交通等;第二,为出行者服务,比如交通信息采集和诱导、智能公共交通、停车诱导等;第三,缓解交通敏感点的拥堵问题,比如ETC;第四,为规划、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如交通数据采集、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等。


  现将重点介绍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几大系统或技术。


  (1)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在地面道路交通流量大的交叉口、人流集中的路段、枢纽、场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建立该系统,监控中心可以实时观察各节点的交通情况,常态下减少交警巡逻出勤的辛劳,降低管理成本;异常情况下可以接警后第一时间调取现场事件图像,为应急处置做充分的准备。


  (2)电子警察、卡口系统。均属于安全范畴,电子警察是为了规范交叉口、路段的交通安全驾驶秩序,规避事故的一种措施。卡口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路线、片区的安全管理,属城市安全运行和管理范畴。随着辅助决策支持的重要性,其断面数据,也越来越多的用于城市规划等OD数据收集。


  (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叉口信号控制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道路交叉点的标准配置,能有效规范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保障交叉口的安全。


  (4)交通信息采集和诱导系统。通过收集实时的路网数据,处理成状态信息,用于车载导航路况的提供及路线的选择。信息采集、诱导在上海高架道路上的实施,给出行者选择路径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偶发性拥堵下,这种信息提供有助于驾驶员选择新的路径,避开拥堵。交通信息采集和诱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出行者交通提供参考,辅助交通路径的选择,为管理者积累城市交通数据,为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5)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即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包括公交车GPS定位实时掌握公交车辆在途信息,公交优化调度,合理配车,公交站台实时车辆达到信息发布,网络及其他智能终端的公交换乘查询等信息服务。


  (6)被动安全。被动安全技术或者被动安全系统,是通过外围设施的辅助控制,来达到保护行人、驾驶人的交通安全。常见的有通过车内疲劳驾驶识别报警、车外防撞设施设置、安全避险提示等手段。其作用,很明显,体现在降低安全安全事故。


  未来,ITS让道路安全更有信心。智能交通正在面临转型和更新。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各种信息采集发布的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微信、交通网站、交通信息APP等各种交通通讯媒介贴近个人并日渐发达,同时定位导航仪、高清视频监控、电磁感应设备、智能化大数据处理平台等ITS子系统不断优化成熟,这三方面的技术普及和市场扩张,使得整个大交通智能联网,对于各种安全隐患能够快速有效地反应并解决。未来更成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传输,将会使智能交通在车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等的趋势和发展中更智能、更安全。

 

  管理思维创新催生道路交通安全新气候


  道路面积是有限的,但是对有限面积的道路进行不同的安排和应用则是无限的,比如限行、设置公交专用道、潮汐车道、单行道等,这就是对道路的管理。不同的管理思维,能产生不同的交通结果。在交通发展中,除了拼科技之外,也要比管理智慧,提升在道路交通安全上的管理,必要而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驾驶员数量也不断增加,人、车、路、交通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这些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是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战略规划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是保障。越是顶层的工作就越带有战略性,安全、布局合理、畅通的道路交通需要富有最高智慧的战略规划来指导。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慎重规划道路交通各个领域、环节的管理模式,把交通设施建设与管理、运输行业组织与管理、车辆及驾驶人的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作为一个系统统一规划,合理设置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规定管理职责、界定接口关系和协调原则、统一交通信息服务的范围与要求等都是交通顶层规划的战略性决策。交通事故频发的大交通环境往往是因为规划欠考虑。同时,各地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组织设置也需要灵活布局,根据实际情况机动调整。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和制度刻不容缓。发生事故的很多车辆往往都存在安检上的不达标。规范成熟的标准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道路安全方面的标准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各项交通工作完成的方向是朝着达到最高最终的目标--安全。统一的技术设备标准有利于产品之间的加快修订完善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安全性评价等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科学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公安、安全监管等部门应积极参与安全评价,交通安全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车运行。对因交通安全设施缺失安检维修导致重大事故的,要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前暂停该区域新建道路项目的审批。


  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各国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都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程度、宗教信仰、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尽相同,所以各国的交通状况、技术水平、交通管理手段、事故发案率又各有差异。日本的道路交通特点是路网密集、车辆精良、技术先进,最后的结果是事故不多。其管理模式可概括为“精、尖、高、密”。全中求全、精益求精,同样交通安全管理精密细致的地区还有新加坡、台湾、香港、韩国等。中国的道路交通特点是路网不足、车辆复杂、混合行驶、事故多发,典型的“少、杂、混、多”,所以在顶层设计和管理上应该积极节俭国外的优势。


  安全预警尤为重要。在安全预警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智能技术,比如电子警察、营运车辆的行驶记录仪、GPS定位跟踪系统等。技术必不可少但技术不是万能的。对路桥设施、交通工程设施的技术监控体系也应仔细研究、推广应用。同时需要将监控措施与使用要求、执法管理等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主动权,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出行素质。人、车、路三者在交通事故中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但毫无以为人这一要素是最重要的,人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采用何种措施来减免交通事故发生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人。比如提高路面行人的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增加驾照考试难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等等。


  科技和管理在人类的进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交通发展除了依赖科技提升设备的智能化,也要转换管理思维与时俱进,站在更高的地方更有智慧地指挥操作智能化的交通设施,布局交通资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其他网站转载时,必须注明出处并署作者名,二者缺一不可。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尊重知识产权,才能赢得尊重。)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