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管理服务创新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

2014-10-14 09:40:55 来源:《ITS智能交通》 作者:丁兆威责任编辑:
摘要:近年,深圳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综合交通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走出一条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在智能交通建设中探索出许多先进的经验。那么,深圳智能交通建设都有哪些创新,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专访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智能交通处处长文维


 

\


  

  近年,深圳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综合交通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走出一条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在智能交通建设中探索出许多先进的经验。


  那么,深圳智能交通建设都有哪些创新,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深圳作为一个创新型城市,在许多领域都保持着推动和引领的优势。近年,深圳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积极推进“大交通”战略,走出一条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在智能交通建设中探索出许多先进的经验。


  那么,深圳智能交通建设都有哪些创新,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近日,本刊对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智能交通处处长文维进行了专访。


  大交通,大战略


  ITS智能交通:深圳为什么要发展智能交通?


  文维:2009年,深圳实施“大部制”改革,成立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真正意义上“一城一交”的大交通管理体制。此后,市交通运输委呈现出职能宽、领域广、人员多、队伍大等特点,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体大、事杂。据统计,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95万辆,每天6000班次公路客运班车发往全国各地、4万辆货柜车进出口岸、6.2万个集装箱在深圳港吞吐、8.2万人次旅客进出深圳机场,全委日均巡查道路17682公里、处理信息咨询服务事项近2000件……管理如此庞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一个城市的交通部门来说,难度是空前的,如果还使用传统的方式显然不适应。该如何破题和求发展,成为深圳交通管理者们日思夜想的问题。


  世界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这给传统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而智能交通集多种信息技术于一体,被看做是解决综合交通管理难题的最好办法之一。当今世界先进城市管理经验表明,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发达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而发达的综合交通体系,需要智能交通的引领。据此,我委黄敏主任前瞻性地提出“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综合交通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并多次强调:“砸锅卖铁也要发展智能交通!”足见深圳对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视。


  ITS智能交通:深圳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劣势?


  文维:深圳市发展智能交通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深圳市智能交通发展具有良好的体制优势。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智能交通高度重视。“大部制”改革后,为推进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深圳率先在全国城市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中明确定义成立了第一个智能交通处,承担全市智能交通、交通科技及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工作。


  而此前,由于全市多个部门在交通管理职能上有交错,使得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各部门也都建立了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都相对孤立、小而散、形不成合力。部门之间、系统之间的整合、互联、共享等存在困难,同时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大部制”改革使我们重新思考、规划综合交通建设管理工作,打破了传统体制、部门壁垒,全面统筹各单位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深圳市智能交通发展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深圳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又是一座沿海城市,政府开明、政策灵活、信息灵通,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产业推广力度大,技术服务能力强;城市年轻、充满活力,创新、创造动力和后劲十分强劲;人力资源充沛,人才济济,具有大批电子、通信、IT、交通工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具体表现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推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意义的法令和政策(如《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智能交通建设,为智能交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每年有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围绕智能交通或公众出行的服务应用或创新技术被推出(如“交通在手”服务应用、GIS-T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等),促进了产业发展,赢得了市民支持;深圳有一大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对智能交通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处在全国领先水平,为智能交通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大计算、大存储、大分析、大应用等基础支撑;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开办了智能交通相关专业,为智能交通发展不间断地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这一切都为发展智能交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深圳市智能交通发展具有完善的产业优势,产业链完整。深圳已经形成包括规划设计、系统集成、科研教学、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推广、设施建设等在内的完善的智能交通产业链和强大的产业优势,在专业技术市场方面(如卫星导航、车载终端、ETC、交通诱导、智能停车等)也处在国内前列。除传统智能交通企业外,近年来,华为、腾讯、中兴等IT、通信巨头也先后涉足智能交通领域。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展,技术发展又反过来刺激新的市场需求,如此形成闭环,对深圳智能交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圳市发展智能交通面临的困难则是其他国内甚至是国际城市都可能面临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系统整合仍存在壁垒,无法完全消除。


  二是资金保障不足。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是一个资金推动型事业,长期以来,政府虽然重视,但仍显投入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智能交通建设产生的效益难以量化评估,打个比方:如果修建一条道路,大家都能实实在在看见并受益,但开展道路信息采集工作、建设视频摄像头,可能除了用到它的人之外,其他人难以直观感受到这件事情带来的好处。因此,政府在智能交通方面的投入虽在逐年增长,但仍然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社会力量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动员,但是资本运作潜在的趋利性,主要集中在投资回报较明显或者是较高的方面,公益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投入缺乏主动性。


  三是人才知识结构与现状需求不对称。今年,交通部杨传堂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提出了“四个交通”(代指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崭新理念,对交通运输作出了新的诠释,然而当前交通运输部门的从业人员及大专院校培养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单一专业方面,缺乏既懂交通、又懂智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导致我们的从业人员知识面相对狭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交通的行业发展。


  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


  ITS智能交通:这些年,深圳在发展智能交通方面做了哪些有益尝试和大胆创新?在建设和管理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文维:深圳市近年来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自身独特的经验,可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点,明确了统一的发展理念。《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全面建设“智慧深圳”的发展战略,做出了“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总体部署,市交通运输委就此确立了“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综合交通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简单的“引领”二字,彰显了智能交通的重要地位,使得我们全委上下乃至深圳市全体交通人对智能交通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统一的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能交通逐渐变成了一种潮流,来势汹汹,势如破竹。


  第二点,以顶层设计为先导。发展智能交通,顶层设计是关键。系统集成需要顶层设计,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构建更需要顶层设计。有了顶层设计,才能谋定而后动。深圳智能交通的顶层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编规划。汇集国内外智能交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深圳智能交通规划、设计,编制了《深圳市智能交通“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近五年的发展任务。同时,编制了数据采集、骨干网建设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用于指导业务工作。


  树标准。标准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依托。为此,市交通运输委牵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智能交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交委,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截止目前,已经成体系地推进了22项标准编制工作,其中有两项标准有望经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升级为国家标准。


  建体系。构建了一个中心(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四个平台(智能政务平台、智能公交平台、智能设施平台、智能物流平台)的“1+4”智能交通体系框架,明确了智能交通的建设目标。


  立模式。建立了智能交通“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资金,分工负责、分步推进、分块实施”的“三统三分”协同推进机制,保障智能工作有序、可控、高效。


  第三点,以应用为导向。发展智能交通,必须走出“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为智能化而智能化”的误区,解决“谁来用,用来干什么”的问题。目前,我们初步建成了智能公交平台、智能设施平台、智能物流平台、智能政务平台“四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以交通运输管理业务需求为核心,分33个业务板块,建立了覆盖全面、管理高效、指挥有力的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监管体系,同时,也完成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一期(“1+6”)项目初步设计工作。从当前的情况看来,我们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都在使用,而且反响也都还不错,譬如GPS监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慧交通系统等等,这一点让我们十分欣慰。


  第四点,以服务为宗旨。交通的本质是“人与物的移动”,交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服务民生出行”,交通运输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推行大服务,服务大民生”。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工作,数据采集、系统集成等等,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统一、快速、准确地发布交通信息,增强出行者的自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人车路的协同。围绕这个目标,我们推出了“四屏”公众出行服务体系(手机屏--“交通在手”APP、电脑屏--“e行网”出行服务门户网站、电视屏--“全景大交通”综合交通信息电视直播节目、诱导屏--“综合交通信息发布屏”),并提出了“交通无处不在,服务在您身旁”的口号,这绝非空谈,而是我们确确实实要去为之奋斗的价值理念。


  第五点,以广泛合作为方向。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智能交通建设,致力于探索一条政企合作的新路子,希望通过与智能交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强强联手,实现良性循环,解决制约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等问题,同时也以此拓宽自身视野。目前工作开展卓有成效,例如:与腾讯合作,将交通在手的集成后台部署在其机房,解决了公众移动应用高并发、高离散、全天候实时访问所需的动态资源分配问题;与先进院超算中心合作,利用其超级计算机资源,开展大数据计算、存储、分析等工作,解决了综合交通数据实时接入、高效运算、安全存储等问题;与广东省车联网公司、深圳前海硕极科技公司等合作,实时共享高速公路、社会停车场等信息,为公众出行提供全面实时的出行服务信息等,解决了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问题。此外,我们还依托智能交通行业协会及智慧交通产业促进会,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上凝聚行业力量与智慧,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ITS智能交通:深圳智能交通建设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有哪些体会?


  文维:如今,我们处在移动互联网甚至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环境时刻在变,云计算、大数据、比特币、余额宝、马航失联、虚拟运营商等新概念、新技术、新问题层出不穷。按照时代变化的方向,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城市交通管理将不再是粗放式管理,而是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且智能交通工作则有三大核心任务:综合交通大数据采集、综合交通大数据集成与分析、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与发布。


  面对时代带来的挑战,深圳构建了“基于云环境的综合交通信息集成与服务”,包括构建综合交通数据资源中心、面向政府部门的交通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决策支持平台和面向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1个中心、2大应用平台)。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新技术予以支撑,而我们也唯有紧紧跟踪前沿技术和应用,才能完成此项任务。具体如下:


  在综合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方面:一是利用GIS技术采集了全市基础路网、公交线网、轨道线网、客运场站等各类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空间坐标和属性信息,建立交通基础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二是利用骨干网络技术通过感知、接入、共享等方式整合接入了民航、铁路、公路、水运、公交、轨道、出租车、深圳通等14类75项交通运输行业静态信息和动态运营信息数据,建立了全市综合交通运行数据资源中心;三是利用云存储技术通过建设、共享方式整合汇聚了全市“两客一危”、公交、出租车、货运车、泥头车等近10万台营运车辆的实时动态GPS数据,和全市高快速公路、关键交通节点、三级以上客运站、港口码头、口岸等重要场所近15000多路视频监控信号,建立了海量的实时动态交通数据资源库;四是在自身虚拟化资源池基础上,综合利用腾讯云、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云等现有的巨型计算存储资源,建立了基于云环境的全市综合交通集成应用云数据中心。


  未来的智能交通发展,是实现人、车、路、环境的协同运行,交通信息服务将突出“以人为本”,逐步避免交通参与者出行的盲目性,根据实时交通信息选择出行方式和时段,避开高峰,提高出行质量和出行效率。践行“交通无处不在,服务在您身旁”这一宗旨。我想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我们仍将这样坚持下去。


  未来五年,大力推进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


  ITS智能交通:深圳智能交通产业在全国已经形成独特的优势。今后,深圳将如何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深圳智能交通未来发展愿景是什么?


  文维:深圳智能交通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目前拥有700余家智能交通企业和研究机构,其中以智能交通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约300余家,业务领域覆盖规划设计、系统集成、科研教学、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推广、设施建设等。深圳已经成为全国智能交通产业链最完善、最重要的产品集散地和研发基地,这种产业优势,无论是长三角还是京津环渤海,都是不具备的。


  由于产学研氛围浓厚,许多先进的理念在这里交互、碰撞,许多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率先在深圳得到应用。以卫星导航产业为例,深圳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卫星导航产业中心,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实施方案》。


  对于深圳市智能交通今后的发展,我们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结论,这是因为我们必须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对智能交通的发展策略适时做出调整。但我想,有这么几件事是我们今后需要坚持或者是要重点去做的:


  第一是找准自身定位,未来政府不应是一个资源分配型的政府,而应该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我们的智能交通,同样也会围绕着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对内对外服务去开展,不断加强信息化、智能化系统集成,实现系统关联,发挥协同效应。


  第二是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对智能交通建设作出一个比较系统的规划。充分树立“大数据”意识,借助高新技术,围绕提升交通“软实力”,不断拓宽信息采集广度和深度,通过对信息价值的挖掘和整合,满足民生需求,丰富智能交通的内涵。


  第三是培育和发展深圳的智能交通产业,重点通过扶持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和深圳市智慧交通产业促进会,两个行业组织定位不同,错位发展。通过两个行业组织,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合作,以应用促发展,推动深圳智能交通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共同发展,加快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同时加强智能交通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企业间的横向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做大做强产业,逐渐使深圳智能交通产业成为深圳的一张新名片,在全国、在亚洲乃至全球,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也让市民充分享受到智能交通带来的高效和便利。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