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为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江苏省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江苏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省公安厅陈逸中常务副厅长、总队李明杰政委、总队李洪武副总队长到南京青奥会安保执行指挥部交通分指挥部检查指导交通安保工作
近年,发展智能交通,利用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
江苏省近年无论在智能交通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那么,江苏省公安交管部门在工作实践中都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为此,本刊记者专赴江苏,采访了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李文武总队长、李洪武副总队长到南京市交管局检查指导青奥会开幕式交通安保工作
江苏总队负责人介绍,江苏省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因而交通压力相对也大。目前江苏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十年前的2003年,江苏全省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分别为778.6万和814.6万。到2013年,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和机动车驾驶人达到1725万辆和2023万人,分别增加1.2倍和1.5倍。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基本保持平稳,群死群伤事故大幅下降,一般伤亡事故稳中有降。2013年,全省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2起,已连续10年保持下降趋势。这一切,得益于科技信息化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多举措同步推进,缓解交通压力
近年来,江苏交警始终把缓解交通拥堵作为首要任务。为了实现安全、有序、畅通的目标,江苏省公安交警创新管理服务理念,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政府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交通安全的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省、市、县、乡四级联席会议全部建成,形成了联席会议牵头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充分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交通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格局。依托联席会议这个平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更加顺畅、协调更加有力。这一经验,还在国家层面和各省市得到推广。
李文武总队长出席厅交警总队和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举行的智能交通管理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为缓解交通压力,江苏省在发展智能交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比如BRT,目前江苏省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BRT公交系统,像常州、连云港、盐城等,在BRT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在地铁建设方面,目前江苏省共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等六个城市地铁项目获批,除南通外,其他五个城市地铁都已开通或在建。江苏将成为全国拥有地铁城市最多的省份。
创新服务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为改善和缓解交通压力,江苏交警创新服务理念,积极探索交通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坚持机制创新和手段创新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李文武总队长、李明杰政委出席无锡交通安全教育体验基地开馆仪式
一、规范执法服务。为提升执法和服务水平,江苏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国率先推出异地罚缴模式,遍布城乡的4500余个代收银行营业网点全面开放代收罚款业务,当事人不仅可以在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地、车籍地缴纳罚款,也可就近在省内任何第三地代收银行网点缴纳,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异地缴款找银行难、停车难、等待时间长的问题。目前,全省交通违法中超过50%的是市、县异地交通违法,全部实现了异地就近处理。
二、推广应用交通信号联网控制技术。以推广区域信号灯联网协调控制为重点,着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在交通信号联网控制系统建设应用中,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经验,结合江苏各地路网结构和交通现状,按照道路条件、道路功能进行分级别组织,综合应用地磁、微波和视频交通流检测技术,自动采集交通流量,不断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以减轻重要路口的拥堵程度,均衡路网交通流量。在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出台后,江苏公安交警积极探索利用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改进警卫特勤模式,根据警卫任务等级和规模,对沿线信号灯配时进行实时调整,实现警卫任务网上全程控制和执行监督,彻底改变以往扰民的“人海”模式。江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缓堵保畅能力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三、实施智能交通诱导服务。公安交警部门依托交通指挥中心,进行实时道路交通态势分析,进行交通诱导信息发布,提醒交通参与者合理选择出行线路和时间;在传统媒介发布道路施工、交通管制等交管信息的基础上,整合交通流检测器数据、浮动车数据,研发基于RFID数据的交通诱导服务系统,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布实时交管信息。目前已建成以广播电台、电子诱导屏、微博、微信、智能车载终端、手机APP等为载体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通过声讯、电波、网络等渠道,第一时间发布实时交通路况,开展交通诱导和出行提示,受到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欢迎和赞许;总队牵头与电信部门合作建设手机“视频看交通”项目,将全省2020路交通监控点监控图像接入电信全球眼平台,在视频播控平台上对群众提供手机点播服务,目前全省“视频看交通”活跃用户已达30余万;通过与江苏卫视协调合作,在《早安江苏》栏目开辟“交警在线”专栏,每天在早高峰时段实时发布全省重点路口路段交通路况信息。在全省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20处指路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位置定位、交通路网、交通法规、交通禁限管制信息查询等服务,每年服务群众达到15万人次。
科技信息化助力交通管理,成效显著
省厅与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签订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信息化项目合作建设框架协议
近年来,江苏省交警总队在公安部交管局和江苏省公安厅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发展,深化实战应用,以实现“事故平稳可控、道路有序畅通、执法规范高效、队伍形象良好、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按照《江苏省“十二五”道路交通治安管理科技信息化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全省道路交通治安管理现代化水平,为创造安全畅通无阻、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推进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应急指挥体系
全省执法记录仪应用工作部署会
江苏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建成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发挥“集中、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职能,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警员定位、缉查布控、交通诱导、有线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移动警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综合集成,完善了公安交管信息的汇集、分析、处理机制,动态分析研判交通状况,准确定位管理重点,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实施主动性、针对性的管理,为实施以路面执勤民警为核心、以交通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交通警务,打造立体化的城市道路交通管控网络提供了支撑。
随着江苏省高速公路路网架构的基本形成,并逐步显现出大流量、多路径、网络化、覆盖范围广的特点,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畅通和交通事故防范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总队作为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课题六示范工作建设应用单位,选择在与上海市、浙江省连接的沪蓉高速江苏段(G42)、长深高速宁杭段(G25)、常台高速苏州段(H15W)、沪渝高速吴江段(G50)四条高速公路和与之相连的国省道、城市快速路的重点段新建、整合了一批以高速视频摄像机、高清视频事件检测器为代表的新型技术监控设备。根据高速公路管理的实际情况,实施高速公路交警部门和交通路政、道路经营管理单位“一路三方”的管理机制,在统一的高速公路联网指挥调度中心进行24小时联合值班,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和指挥调度平台,完成交通视频监控巡查、信息处理、工作考核和指挥调度,在发生交通突发事件时实施分级协调指挥,确保信息来源广泛及时准确、预案完备健全实用、指挥高效统一权威。实现了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态势的实时监测及“跨区域、跨路网、跨部门、跨网络”的信息联动。
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让交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什么是智能交通?不是你在十字路口竖个水泥电线杆、装个信号灯和摄像头就是智能交通了。科技信息化不是你想不想接受、愿不愿接受的问题,而是你必需学习和接受的知识,现代交通管理,离不开科技信息化的支撑。”江苏总队负责人强调。
苏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
为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江苏省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江苏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强化高端应用,提升综合管控能力:一是深化整合业务系统,建设综合管控平台。目前,省总队运行着19个信息系统,汇聚了5.5亿条数据,每天更新、对比和查询量近千万条(次)。全省13个支队、116个县(区)大队和210个城乡中队已经建成指挥中心和勤务指挥室。为满足立体化、现代化警务机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总队适时提出建立综合管控平台,设计了“一个中心、两项任务、三张网络、四项支撑、五个分平台”方案,对现有交管系统和指挥体系进行横向关联、纵向整合,力争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和扁平化指挥调度;二是深度挖掘交管信息,创建业务预警机制。立足公安交管综合应用平台,立足一线实战,坚持开展交通违法数据研判,建立“月通报、季点评”制度,健全情报信息分析预警机制。针对“拆单执法”、“不记分处理”和“单一执法”等执法不规范行为;三是创新应用视频信息,建设可视化监管平台。按照公安部交管局要求,总队在原有执法记录仪系统基础上,融合公安交管应用平台、移动警务平台和GPS定位系统,创建可视化的执法监督平台,利用视频信息开展执法监督、民警维权和勤务管理,有效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强化监督力度,建设新型管理模式。另外,自2013年以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有2个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版权著作权,8个项目荣获省厅科技强警奖,11个项目荣获市局科技强警奖。专业化科技项目的创新应用,有效提升了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的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管控能力。
强化开拓创新,提升专业实战能力:一是强力推进全省高速公路区间没,测速系统建设。在宁沪、宁杭高速公路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高速公路26个重点路段设立区间测速系统,全路段、无间隙打击超速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二是强力推进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建设。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统一部署,总队克服重重困难,在全国率先完成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部署、图像接入和实战应用,共接入监控点位641个,每周采集过车信息1千余万条,产生预警信息数万条;三是强力推进新版公安交通管理信息查询库应用。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部署,总队多次组织业务、技术骨干,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配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在全国率先完成新版系统试点和推广应用,全力保障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国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强化部门协作,提升源头监管能力:一是推进与农机部门协作,与省农机部门进行信息互换,运用信息化手段共同监管拖拉机和拖拉机驾驶员;二是与电信、移动部门协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全省统一建设执法告知系统,集中开展执法告知活动;三是推进与交通部门协作,公安、交通部门共同建设公安交通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信息分析研判,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四是推进与省“文明办”协作,在各级文明单位评比中,提供交通违法统计信息,建议不文明交通行为一票否决制,扩大社会影响力;五是推进与环保部门协作,共享报废车辆信息,加强对报废车辆管理;五是推进与保监部门合作,共享车辆违章与交通事故处理信息。
强化安全管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定期邀请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组织信息系统安全培训,讲解公安交管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和安全防范技术,介绍安全技术产品,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全省公安交管信息安全防范水平;二是组织巡防检查,联合省厅信通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全省信息安全检查。运用专业检查工具,每年对省总队和13个支队部署在内、外网上的376台数据库、应用服务器进行扫描检测,共出具了687份详细的检测报告,发现并处理中等及以上风险的漏洞1388个;三是督促整改提高。每月通报全省公安交管综合应用平台使用情况,全面提升全省信息化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强化组织保障,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推进机构建设。今年,在原有指挥中心的基础上,苏州支队专门成立科研所,扬州支队成立科研所和非现场执法大队,进一步细化职能,强化科技力量;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定期开展“交管大讲堂”活动,组织技术培训班,加强对技术骨干和基层民警的培训,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三是完善奖惩机制。通过科技信息化评价和科技强警示范所队建设,各地涌现出一批科技应用示范单位和标兵,受到表彰和奖励。常州支队明确基层中队科技管理员在职晋升上享受中队长待遇,可直接竞争副大队长,扬州支队对基层表现突出的科技管理人员配发车辆。
大数据成为交通科技信息化管理的支撑
科技信息化管理必然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海量交通数据的采集和挖掘,成为交通科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撑。为保证交通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总队从浮动车、车载终端GPS、手机用户位置、路面自动检测、监控图像、停车场计费、122接处警、执勤民警上报、交通参与者信息反馈等多种渠道采集数据,为信息的处理和发布奠定基础。目前全省所有交警都配有移动警务通(移动警务平台)。警务通不但成为交通数据的采集入口,也成为交警公正执法得力帮手。警务通功能强大,在警务通上输入任一车辆牌照,该车辆的所有信息包括违章纪录都会一目了然。
南京青奥会安保
江苏省提出交通监控“320工程”,即“城市道路3公里、普通公路20公里,必须留下车辆轨迹”,这就要求道路监控覆盖率达到城市每3公里、普通公路每20公里必须建立交通监控图像采集点。经过几年的建设,“320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不但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为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侦破、疑犯追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视频数据,成为“平安江苏”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江苏公安交管部门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积极与江苏电信、江苏移动、东南大学、南京城际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包括执法告知、语音热线、手机位置采集、RFID技术研究、移动支付、智能导航技术研究等在内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借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丰富信息采集手段,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加强交管部门执法公信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扬州、常州等城市,科技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科技信息化,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科技应用,让交通管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江苏公安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江苏公安交警在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江苏总队秉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下一步,江苏总队将紧紧围绕率先实现警务现代化的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重点实施“三项工程”,促进全省科技信息化与交通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打造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一、以道路交通治安管理综合管控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交警工作体系。以省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建设为契机,在公安信息化总体规模框架内,整合各类交管信息系统,建设指挥管控、源头监管、研判决策、监督、积分预警、信息聚合、多维分析、交通诱导、业务办理、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管控服务应用体系。实现全省1.8万名交通民警在一个平台、按角色授权开展工作。同时,配套研究制定一整套与平台系统功能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标准规范体系,包括平台数据规范、业务应用规范、运行管理规范等。做到统一工作规范、统一授权策略、统一工作流程,构建起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交警工作体系。
二、以互联网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新型为民服务体系。按照部交管局统一部署,建立部、省(地市)两级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统一建设“96122”交警服务热线,整合现有的“网上交警队”、“网上车管所”和“双微平台”,通过语音、短信、网页、手机等服务方式,向广大交通参与者、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互联网交通管理业务咨询、预约、受理、办理及交通安全信息告知、查询、通报、抄告、公告、公布、警示教育等便捷服务,提升交通指挥中心社会化服务功能,拓展广播电台、电子诱导屏、微博、微信、智能车载终端、手机APP等服务渠道,开展实时道路交通态势分析,全面提升服务百姓能力。同时,依托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与气象、交通、公路、客管、保险等单位信息资源共享协作机制,开展信息资源深层次增值利用。
三、以公安交警专用移动执法警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探索公安交警移动警务新模式。按省市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全面整合各市移动警务系统,通过搭建省级交警专用移动执法平台以及移动接入链路,将移动执法平台与全省公安警综平台、大情报系统、交管六合一平台、异地罚缴系统平台等系统有机整合,向一线移动终端提供综合详实的执法基础信息,通过充分挖掘利用平台信息资源的服务价值,实现总队对一线交警部门多层面、多角度的保障服务。同时,按照江苏省公安厅“大数据”工程建设要求,全面整合各市交警支队移动警务平台建设的现有成果和信息资源,规范接口标准,通过统一开发建设核心软件、上传程序及数据标准,自动上传汇聚各地移动警务信息,为高端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可视化再现一线交警执勤、执法情况,能够依托平台开展分层级的决策指挥、全流程的监督考核、多样化的统计分析等工作,满足业务管理指导的需要,打造公安交警移动警务应用新亮点,推动全省公安交警移动警务平台建设应用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优势。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