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14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十大新闻

2015-01-05 09:10:13 来源:《ITS智能交通》杂志责任编辑:
摘要:为铭记2014,《ITS智能交通》杂志、中国智能交通网通过网络投票方式,评选出“2014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十大新闻”。让我们共同见证“智能交通·2014”。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2014年最后一页日历翻去。365个辉煌的日日夜夜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回首2014,智能交通行业发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铭记的事件,这些事件,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铭记2014,《ITS智能交通》杂志、中国智能交通网通过网络投票方式,评选出“2014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十大新闻”。让我们共同见证“智能交通·2014”。


  一、互联网巨头跑马圈地,纷纷布局车联网市场
 

\


  2014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首款关注行车安全及绿色出行的驾驶伴侣APP;5月,腾讯推出首款车联网落地产品腾讯路宝盒子,同月,腾讯11.7亿元入股四维图新;6月,腾讯推出腾讯实时公交APP;7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高德。同时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合资成立北斗运营服务公司,注册资金在10亿元。据透露,未来阿里巴巴或将投入百亿元在北斗领域;9月,阿里巴巴与捷顺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搭建可以使用支付宝公司各类支付产品进行停车等费用支付的环境;10月,小米科技以8400万元包揽凯立德定向增发股票。互联网巨头跑马圈地,纷纷布局车联网市场,车联网成为互联网巨头扩展网络数据入口的重点领域。


  二、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步伐加快
 

\


  2014年3月,交通运输部正式下发通知,启动全国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工作。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


  为保障全国ETC联网工作的推行,交通运输部专门成立由分管部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国ETC联网工作,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


  2014年,各省都加快了推进全国联网的步伐。按照要求,2014年12月底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陕西ETC联网开通。因此,2014年,成为全国ETC联网的关键年。


  全国ETC联网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ETC网络。


  三、我国大交通部编制顺利完成,“大交通”呼之欲出
 

\


  2014年3月,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消息,交通运输部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已基本到位,形成了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管理架构格局,初步建立起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适应的大部门体制机制,这将促进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服务一体化,并将大大推动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


  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公交一卡通有望实现全国联网
 

\


  2014年,“公交都市”成为智能交通行业热词之一,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提出打造“公交都市”的宏伟目标。


  为发展“公交都市”,交通运输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并确定了深圳、北京等两批37个城市为“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


  2014年,交通运输部陆续发布了《关于落实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支持政策,推进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


  2014年,全国37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加快全面开展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预计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市域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全国联网。


  五、北斗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产业化进程加快
 

\


  2014年,我国北斗产业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5月21日,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年会之一的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在南京召开。近30位业界“殿堂级”院士与专家以及全国卫星导航龙头企业近3000人参加了年会,共商北斗发展大计。


  9月2日,国家发改委推出为期三年的北斗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发展专项。按照专项计划,到2016年北斗应用总量将超过3000万台套,实现从百万量到千万量的突破。


  9月11日,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行。近百位院士、专家和业界精英围绕“壮大北斗产业,创新位置服务”主题进行了探讨。


  2014年8月,我国成功研发出第四代高性能北斗/GPS导航芯片,定位精度达到2.5米,俘获灵敏度、跟踪灵敏度等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六、“5号令”颁布实施,卫星导航定位行业面临洗牌
 

\


  7月1日,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第5号令)正式实施,这是交通部继“两客一危”之后对运输车辆安全管控的又一举措。按照规定: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5号令”的颁布实施,将为市场带来百亿元的增量,同时也将带来卫星导航定位行业的洗牌和升级。


  12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卫星定位技术取证规范》(GA/T1201-2014)正式实施。该规范适用于违反规定时间行驶、违反规定线路行驶、疲劳驾驶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取证,对我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该规范从法规上正式赋予了交警从终端和平台取证对车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权力,是对“5号令”贯彻落实的补充。


  七、“中国智能交通行业三十强”出炉
 

\


  2014年6月10日-12日,第五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暨第三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同期召开了第五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城市智能交通论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国际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运营商大会等。


  第三届(2014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三十强”评选结果在大会上揭晓,并举行隆重颁奖典礼。海信网络、海康威视、银江股份、大华股份、博康智能、苏州科达、中威电子、西安翔迅、赛格导航、中交兴路等三十家企业荣膺“三十强”称号。


  这是一份体现智能交通行业企业实力的榜单。


  八、电子警察新标准GAT496-2014正式实施
 

\


  12月1日,我国电子警察新标准《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6-2014标准》版本正式开始实施,代替2009年5月1日修订颁布的GA/T496-2009版本。


  作为指导电子警察系统建设的重要标准和交警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新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电子警察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2014年我国电子警察生产企业规模锐减,企业数量减少约20%。这说明,电子警察行业市场集中度正在迅速提高。


  九、我国北斗系统正式纳入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
 

\


  11月17日至2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4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这也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首次获得国际组织的系统认可。


  IMO的认可,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继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后的第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着我国北斗全球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十、深圳出台“最强悍汽车限购令”,彰显发展智能交通迫切性
 

\


  12月29日,深圳宣布实行小汽车限购,从12月29日18时开始实施,有效期暂定5年,每年暂定指标10万个。深圳由此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和杭州之后,全国第8个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


  此次深圳限购,从正式发布限购公告到实施限购,相隔仅一小时,因此被称为“史上最强悍的限购”。因此,引起全国关注。


  近年来,深圳为发展智能交通积极探索,不遗余力。但智能交通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截至2014年12月20日,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14万辆,居全国第三,每公里道路机动车约500辆,密度全国第一。目前深圳停车位总计约104万个,相比314万的机动车总量,缺口达三分之二,造成车辆乱停乱放,大大挤占了城市公共空间,严重影响了道路畅通、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消防安全。按照这种态势,深圳未来两年机动车将新增约100万辆,到2016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400万辆,到那个时候,任何措施都将无法解决深圳的交通难题。为解决燃眉之急,暂时限购也许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无奈之举。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限购之列。


  深圳限购,再次彰显出发展智能交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