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剖析沃尔沃的智能交通生态圈战略

2015-04-01 09:44:59 责任编辑:
摘要:体验中国公路首次自动驾驶,剖析沃尔沃的智能交通生态圈战略
\

  3月28日,北京,沃尔沃在北京实际公共道路上进行高度自动驾驶测试和展示项目,成为中国及亚洲首个面向媒体、公众和汽车界行业机构开展自动驾驶路试的汽车品牌。
 
  这也是全球首个大型自动驾驶项目“Drive Me”首次从瑞典来到中国,寰寰姐也是既去年在瑞典体验过“Drive Me”之后,再一次在中国公路上体验自动驾驶。
 
  如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拉尔斯·邓所说,中国路状的复杂度居全球之首,通过实测沃尔沃了解了中国的复杂路况和消费者需求,为沃尔沃将来在不同市场投放适应全路况的自动驾驶车辆做好了技术储备和市场经验积累。
 
  自动驾驶概念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各大展会上各家车企展台前的自动驾驶演示历来都是人满为患。但截至目前,大多车企的自动驾驶项目仍以试验室以及演示阶段为主,而沃尔沃在前不久的西班牙公路进行全球首测成功后,“Drive Me”项目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接近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解决方案。
 
  除了自动驾驶方案最接近商业化之外,沃尔沃不仅在智能汽车技术方面引领同行,最重要的是,这一世界级自动驾驶技术所传递出的沃尔沃打造智能交通生态圈的战略同样走在车企之先,为全球智能交通发展和自动驾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本。
 
  自动驾驶上路体验记
 
  沃尔沃自动驾驶体验活动基地位于北京西南园博园附近的丽维赛德酒店广场,想想在以拥堵闻名的北京环线上亲身体验车辆的自动行驶,实在令人激动。
 
  来到活动现场,Drive Me CHINA的旗帜密布,首先进行的小型讲座活动,由来自瑞典沃尔沃和瑞典交通管理局的自动驾驶专家和车联网专家分享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的领先科技、前瞻性理念及实践案例。
 
  从中我们得知,沃尔沃Drive Me自动驾驶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实际上路综合实验的项目,在众多汽车厂商都在关注自动驾驶这个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向的当下,与其他厂家仅仅从单纯的技术角度开展自动驾驶的实验相比,沃尔沃感觉自豪的是,其Drive Me项目所着眼的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而是一切以人为本的综合性战略设计和布局。

\
 
  讲座结束之后,大队人马转到位于酒店西侧的实验广场上。从场面和阵势上可以看出沃尔沃对于中国这个目前最重要市场的重视,为了完整、全面地使中国消费者了解其Drive Me自动驾驶技术,沃尔沃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从瑞典运来大批的实验车辆,包括自动泊车、基于云服务的物联网试验车、基于道路识别的安全测试实验车等等,特别是运来了全球仅有三辆的其中一辆实际上路的实验车,向参加体验的消费者及媒体代表们全面展示相关的技术动态和实际运营的状况。
 
\
 
  试验车由来自瑞典的工程师Erik驾驶,开出了试验场,先要人工驾驶到北京六环上,然后再进行完全非人工的自动驾驶项目。来到南六环高速路上,Erik提示我们,现在车辆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此时,车外风小了一些,沙尘也减弱了许多,六环上车流量不算大,车辆在完全自动驾驶的情况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高速前进中。
 
  行进过程中,Erik向我们讲解到,通过密布在车辆上的雷达传感器,在行车电脑的控制下,车辆可以自动判断路况、周边车辆的远近距离,可以自动决定跟车距离和速度,出现特殊异常现象时,采取必要的减速、变道及发出警示等动作。
 
  说实话,当Erik的双手完全离开方向盘的一刹那,所有坐在车里的人不免都有点小紧张。只见Erik潇洒自在地喝起了矿泉水,并不时地和旁边车道上参加体验的记者车上的拍照记者们打打招呼。几分钟之后,自动驾驶中的汽车一直安全平稳地行进着,大家这才完全放松了。
 
\
 
  和笔者在瑞典哥德堡的“二环路”的体验相比,今天北京的路况要轻松了许多,路上车比在瑞典时要少一些,但完全自动驾驶的车辆平稳高速飞驰着,可以想见,完全腾出双手的司机,可以轻松地欣赏车外美丽的风景,可以自在地喝咖啡,打电话回短信,可以和朋友聊天,可以看报纸杂志。
 
  与无人驾驶不同,自动驾驶让驾驶者在解放双手的同时不剥夺驾驶乐趣,实现自动驾驶与普通驾驶的切换。
 
  沃尔沃自动驾驭的三个领先
 
  从这次中国公路自动驾驶实测来看,为了从自动驾驶的真实体验、社会价值、未来科技等方面展示未来交通涉及的领域,沃尔沃设置了自动驾驶实际道路路试、全自动泊车、快递到车、行人防撞和湿滑路面预警信息分享等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项目。
 
  全自动泊车、快递到车等技术都显示了沃尔沃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网方面的科技创新,但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行人防撞系统。
 
  自动驾驶车后备箱里的各种仪器
 
  搭载行人防撞系统的车辆可通过探测系统先进的雷达和摄像头技术敏感探测车前的行人,当有人走入汽车的行进路线,系统即会发出警告。如果驾驶员未能及时做出反应,全力自动刹车技术便会发挥作用促使系统自动全力刹车。
 
  智能时代,尤其是当汽车可以自动驾驶之后,人们往往依赖于智能,而容易忽视安全,但作为一直以安全为核心的沃尔沃却在智能时代更加注重安全。从其它车企的无人驾驶进展来看,目前市场上其他产品大多还只能识别汽车,而能够识别行人的无人驾驶技术只有沃尔沃一家。
 
  这不仅可以看出,沃尔沃在发展智能汽车的同时,同样以人为本,不忘记安全初心的根本理念,而这才是智能时代更应该为所有车企所重视的环节。
 
  沃尔沃此次在北京也发布了IntelliSafe(智能安全)子品牌,这是继Drive-E(E驱智能科技)和Sensus(智能车载交互系统)沃尔沃发布的第三个科技子品牌,也是沃尔沃的安全品牌。
 
  全新沃尔沃XC90标配了两大世界首创安全技术以及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标配预防碰撞方案。无论白天还是夜晚,XC90都能够有效应对车辆前方的其他汽车、自行车以及行人。
 
  XC90还配有高灵敏度的摄像头,并搭配曝光控制技术,可以让沃尔沃的主动安全系统在不同光线环境下都能有效工作。此外,沃尔沃还首创的交叉路口自动刹车技术,能够在转弯遭遇对向来车时自动刹车,从而尽可能减轻碰撞的伤害甚至彻底避免事故的发生,帮助驾驶员刹停在危险的边缘。
 
  从安全角度来看,交叉路口自动刹车技术是实现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自动驾驶是实现沃尔沃汽车“零伤亡”这一安全使命极其重要的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沃尔沃在自动驾驶在实际进展中也走在同行之先。2012年9月,三辆无人驾驶的沃尔沃汽车,在一辆有人驾驶的卡车带领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公路上,以90km/h时速完成欧洲环保型道路安全列队行车(SARTRE)的测试项目。沃尔沃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开放的高速公路实现完全自动跟车测试的汽车厂商。2013年12月,沃尔沃汽车开始在哥德堡进行全球首个大型公共自动驾驶路测项目“Drive Me”。
 
  这次则是沃尔沃首次在中国实际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路试,同时沃尔沃的全球首款带高度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型全新XC90将于上半年正式上市中国。
 
\
 
  互联网+汽车:智能交通生态圈战略
 
  与其它车企不同的还有沃尔沃关于未来智能时代的理念。沃尔沃较早提出自动驾驶概念,提倡与实际交通环境中的各方一同探讨未来可持续的、智能交通环境解决方案。在发展智能技术的同时,沃尔沃还提出了智能安全IntelliSaf方案。
 
  所以,和其它科技公司的理念不同的是,沃尔沃不是仅仅关注自身技术和汽车产品,还希望建设一个智能交通生态系统。
 
  拉尔斯·邓表示,自动驾驶并不仅仅是一个公司需要专注的技术和产品,而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这也是沃尔沃和其他品牌在理念上的不同。自动驾驶改变的不是一辆车的行为,而是整个交通生态。它的实现需要政府的配合、法律法规的支持、汽车制造商和跨行业IT企业的合作,并让所有道路使用者适应和接受,而这都需要一个大力推进的过程。
 
  2014年在全球首个大型自动驾驶测试项目“Drive Me”中,沃尔沃与瑞典交通运输管理局、瑞典交通部门、Lindholmen科技园以及哥德堡市通力合作,探索发展可持续社会和交通的需求。自动驾驶要真正进入商用,沃尔沃和各汽车及科技公司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必须要有深入和实际的了解,否则只是局部应用或者纸上谈兵。
 
  在中国公路测试开始之前,来自瑞典交通部的技术专家Anders Lie表示,“在瑞典,我们联合沃尔沃汽车、有关部门、行业内以及学术研究机构展开了独特的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使瑞典成为全球交通安全行业的领军者。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基础设施让我们向更加安全的交通和更加清洁的环境又迈进了一步,并且能够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发展机遇。这对于中国而言,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的确,当前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战略,以互联网智能技术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也是带动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带来新发展空间,而在此方面,沃尔沃与瑞典政府及各界一同合作的智能交通生态链模式,值得更深地研究。
\
 
  沃尔沃是第一家来中国进行高度自动驾驶的汽车品牌,如拉尔斯·邓所说,“中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把沃尔沃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带来中国,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们一起打造智能生态圈,更是沃尔沃对中国的重视。
 
  据介绍,到2017年,沃尔沃将在全球投放100辆完全自动驾驶的车辆,全面推广其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普通消费者将更多的体验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