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年三十央视春晚,百度Apollo开放平台率领百余辆车队跑上港珠澳大桥,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完成“8”字交叉跑的动作秀。
同样在春节期间,现代汽车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对外展示了旗下车辆自动驾驶(L4级别)性能。
如果说五年前,谷歌开始其无人车测试时,像春秋时代一个孤独的布道者,追随者寥寥,而怀疑者众。那么现在就是自动驾驶的战国时代,群雄并起,传统车企几乎全线进军自动驾驶。
目前,全球70%的智能网联服务销售都出自高端品牌。到2020年,高端品牌的智能网联服务将下滑至50%,其利润也将大幅缩水。虽然智能网联汽车服务将带来15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但还是难以实现真正的盈利,因为导航、娱乐和安全系统等传统设备销量随之下降。这将导致车企和供应商的利润更加稀薄。
同时研发支出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带来整体销售的增长。从供应侧来看,到2030年传统车企和供应商的利润将从目前的70%下滑至50%以下;而新技术、移动服务或数字化设备等新行业竞争者将享受新增的12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而如今多数车企和供应商缺乏相应的技术,也不够果敢灵活,难以迅速实现数字化,抓住变革的机遇。
首先我们要着眼于大背景,分析构成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当前和未来发展基础的市场变革和结构性转变。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下面两个概念:
• 智能网联汽车:能接入互联网,拥有多个传感器,能够收发信号、感知周围物理环境,并与其他车辆或实体互动的车辆。
• 自动驾驶汽车:无需驾驶员操作自行驾驶的车辆,降低交通成本,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性。
为了汽车安全驾驶愿景从“零伤亡”向“零事故”的终极目标前进,人类总是喜欢迎接挑战,而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更是为人类最理性却又同时最富颠覆性的头脑带来了终极考验。
2017年12月,深圳阿尔法巴智能无人公交车试运行的消息成了热搜,而项目发起方——深圳巴士集团却紧急辟谣:线路尚处于“数据采集试运行阶段”,且为有人驾驶。这一误传源于媒体将自动驾驶(L3)直接认同为无人驾驶概念。
相比向外界传递新科技的噱头,为用户树立正确的“驾驶观”更重要。简单定义,可认为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和定位导航技术。
据外媒报道,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行业所面临的大部分障碍都能被克服,然而,无人驾驶车辆在取得成功前,依然面临以下四大挑战。
1存在法律雷区
尽管美国各州的交通法规与相关的汽车技术法规存在内容上的重叠,但当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责任的认定仍有待确认,公众非常关注该话题。
美国的许多州也出台了与自动驾驶车辆相关的法规,然而,各州的法规往往互相冲突,令人十分困惑,也遗留了以下问题:
❖ 相较于技术,法规显得相对滞后;
❖ 法规为未清楚定义“驾驶员”所承担的责任及角色;
❖ 车辆网安全风险的危害及后果?
❖ 谁来为车辆投保?
2车联网安全引发用户的持续关注
互联汽车及起到支撑作用的电子架构所存储的用户信息往往会引起黑客们的觊觎,后者为此发起网络攻击。同理,其他车载系统的联网设备同样也存在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
近来年,自动驾驶车辆的网络安全防护成为技术人员及工程师们的一大技术难题。
3在全天候条件下安全行驶的能力
暴雨及暴雪天机将对激光雷达系统的查探能力产生影响。尽管车企正致力于打造多款传感器,期望能在恶劣天气下探查防护栏、障碍物及前方驶来的车辆。然而,距离克服这类挑战,目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赋予车辆人类驾驶员的驾驶直觉”是个棘手的难题
可利用机器学习及算法,教会无人驾驶车辆驾驶操作,但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编程及路测,才能教会车辆进行符合人伦价值观的驾驶操作。
尽管自动驾驶车辆配置了大量的传感器及处理器,但在感测及应对常规驾驶情景中的状况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或未遇见过的驾驶情景时,这一问题表现更为明显。
从本质上讲,自动驾驶和互联网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它们都通过去人力化,降低了传输成本。互联网降低的是信息的传输成本,而自动驾驶则降低有形的物和人的运输成本。对比互联网已经产生的商业影响力,就可以想象自动驾驶的商业潜力。
借助自动驾驶,一箱德国啤酒从工厂出厂到中国的超市,在运输过程中可以不需要任何人工的干预,全程自动化运输,中间会经过轮船、海关、高速和城市,其中的任务调度都将可以在云端完成,这提供了端到端的运输解决方案。这将需要无缝的基础设施连接,但根本的变化还在于无需借助人力进行运输。
同样借助自动驾驶,从首都机场到上海的淮海路可以提前预约服务,中间也许会经过几次拼车,以实现运算效率最大化,就像手机基站切换那样,但全程依然是无缝连接的。
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组织研究起草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规划2020年,中高级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L3级别及以上),至2025年,高级(L4级别以上)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科技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电动汽车智能化作为6大技术方向之一,其中,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技术、自动驾驶测试计与评价技术及自动驾驶集成与示范作为重点支持项目。
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几次交通方式的大转变,19世纪内燃机的出现提供了比传统马车更有效安全的出行方式。21世纪,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同样将彻底颠覆整个原有道路交通“生态系统”。
无人驾驶作为这几年科技圈里最受关注的概念之一,当很多人还在担忧无人驾驶仅仅是一个概念,难以在短期内“兑现”的时候,来自IT和汽车界的声音却毫不犹豫地表示,再给我三年时间,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这是豪言还是即将既成的事实尚不能断论,但无论是行业人才的需求程度,政府或资本公开的支持力度,都似乎预示了无人驾驶汽车将比人们预测的更快上路,我们只好拭目以待。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